藝文工坊|2021 BIOS 年會【嶼浪同存】

一鍵暫停,世界在一波波感染高峰中,找新生途徑。衝擊之後的台灣,在變與不變間,蓄積土地、 文化與創作的能量:以數位擴大現代人對展覽形式、藝文活動的想像;新科技應用及舞台技術改變流行音樂的日常風景;餐飲業者突破常規推出創新體驗;電影、戲院產業跟隨觀眾目光調整營運策略。

陶瓷捏塑創作工作坊|如果如果小瓶花

魚室工坊是位於桃園的創作空間,上課採精緻化與小班制。本次工作坊帶大家用雙手捏塑出世上獨一無二的花器,把想像力加諸在上頭,它可能會是長了雙手的造型;也可能會是七彩的顏色,讓自己的身心放慢,專注於自己的手心溫度,用陶土捏塑出獨特又有趣的形狀吧!

2021 台北插畫藝術節系列講座:我的主打歌

延伸第四屆台北插畫藝術節之策展主題「 封面故事 」,在這個充滿各式自由評論及關係角色定義的時代,我們期望透過這個系列的講座,邀請插畫藝術界裡無論是已佔舉足輕重之地位或是正展露頭角的新生代創作者,分享他們的創作歷程,瞭解他們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插畫市場定義自己,繼而生存成無可取代的自我脈絡。

2021礦山藝術季 《方舟上的集會所》線上預約參觀!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21年特別邀請國際知名地景藝術家王文志參與礦山藝術季,以「社區共學」及「集會對話」為理念,創作出「方舟上的集會所」的作品。本作品以「竹子」編織出甬道空間,並以「銅片」鑲貼在紅磚山牆,呼應盤根錯節的大樹根,展現出礦山在地特有的風格。 現正開放線上實名預約參觀,一起來同遊山城!

畫布上展開的旅程.羊毛畫

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於尋找新的風景,而是擁有新的眼光-marcel proust 後疫情時代,我們試圖重新定義旅行的形式也突破毛氈創作的格局,集結22位毛氈創作者,以羊毛作為顏料,在畫布上展開三段超脫現實的奇幻旅程,除了繪畫題材的自由揮灑,也挑戰羊毛氈作品的尺度規格,展出比人還高的巨型畫作,邀請大家在獨特的羊毛畫質地中感受療癒,以想像力探索未知,入境夢想國度。

【文學講座|《史詩與絕歌》:日治台灣的記憶碎片與創作拾遺】

作者陳飛豪在作品中述說著一個個仿佛來自陌生國度的人名、地名與它們的故事,但實際上它們皆來自於人們每日生活其中的台北市。作者以這些日治時期的台灣文為題材進行一系列創作,在試圖對歷史抽絲剝繭的同時,更透過本作分享他對於這段在戰後被刻意遺忘、毀棄的時代的想像。

【手作工作坊|多肉水泥植栽創作】

利用手邊容易取得的回收瓶罐,與簡單製作排水底洞的方法,輕鬆創作一方一圓的水泥盆器, 並為親手打造的水泥盆器搭配多肉植物,完成兩組療癒的多肉水泥盆栽。 課程內容可讓您運用在各種回收瓶罐上,回家後準備簡單的材料,即可創作更多不同造型的盆器與容器喔!

Social pro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