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胎、煉化_徐永旭的身與陶
「形體為灰土,狀若明窗塵。」_《參同契》[1];「及乎脫胎,則形體閃爍,如明窗日影射塵之狀」_宋 陳顯微
在南部生活期間南藝校園內,除了自然的天光草色外,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景象或許是一陣”夕瀑雨”[2]過後,午後陽光斜斜地灑在錯落於陶瓷組前方草地上,那兀自沾染著幾滴清透的雨露玄黑的薄胎陶作。這件大而蜿蜒、內斂的作品在南藝的這片草地上已然多年,隨著時間嫩綠的青苔甚至漂染在作品玄黑的表面,襯上作品內部的幾抹氤紅,彷彿時間與大地竟伴隨著創作者,為這作品注入了呼吸與生命。
這件作品是藝術家徐永旭在南藝修業時的作品,從這件作品開始,徐永旭的摶土煉化開始逾越那傳統上「現代陶藝創作」與「當代藝術」之間那道無形卻又難以逾越的鴻溝。靠著身體的勞動實踐,藝術家的創作走入了當代藝術中那針對美學、精神的探問與辯證中。而徐永旭的藝術實踐也猶如草地上那件透過徐永旭雙手漸次煉化陶土,在脫胎自生後與環境靜靜地融為一體的作品一般,徐永旭的藝術實踐也兀自獨立、自外於”陶”與”藝”的材料、技術的思維窠臼之外,走進了”哲學美學”的跨越及思辨中。
從南藝草地這件沾染著嫩綠苔蘚及清透雨露的作品開始,徐永旭的作品總是在靜謐中傳遞著某種生命的氣息,若緩緩呼吸的有機體般,自顧自地存在與衍生。在藝術家的作品形態中,無論是那宛若木耳般的小型體在層層疊疊間漫延出生長的訊息,又或者是層層迴轉宛若地脈流轉的大型體,作品那滿盈的動感與生命力的造型中蘊含著藝術家的身體運動軌跡、生命記憶乃至於每一次煉土化形時的情緒點滴。
儘管藝術家所追求的並非古老道家,玄秘煉丹的脫胎升仙之術,然而作品的型態與肌理卻每每精微地體現了”脫胎”時那流動幻變的精神形體。正是那面貌多變卻又型態統一的作品,讓我們在藝術家不同的作品中,都同樣地感受到”氣息”與”生命”與此同時也在多變的面貌中見證了藝術家其藝術精神的持續超脫與身體運動的越出。
每一次的創作,都是徐永旭自身與材料並進的脫胎與煉化,藝術家的作品脫胎於其身;而其身又復返煉化於作品之中,而徐永旭的藝術之道正在於在持續反覆的摶土煉化中,超脫與越出那已然成形的過往,脫胎而成當下之姿態。
展覽時間:2014.9.13 – 2014.10.12
開幕茶會& 座談:2014.9.20 15:00
展覽地點:月臨畫廊|台中市403英才路589巷6號1樓
聯絡電話:04 – 2371 1219
網 址:http://www.moongallery.com.tw/links.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