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藝術品有無盡的論述可能性,能發揮其永恆的存在價值。」
看著看著黃柏仁的雕塑作品,勾起很多很多的無垠畫面。《世界那麼大》,地球村的每一個人,都要有宏觀視野,不劃地自限,把心打開,去挑戰與探索所處的大世界,附帶著自信與勇氣(…所以小狗抬頭挺胸,墊腳尖)。狗與貓熊的互動耐人尋味,彼此禮貌性相敬,背地裡似乎有很多小動作。熊貓的另一隻現出剪刀,而狗背後的手是握拳頭,二者在玩猜拳遊戲?抑或,熊貓只是開心拿出勝利V手勢?有些人將熊貓比喻為中國,那香港人或歐洲人如何解讀這件作品,有各自表述的廣大空間。
黃柏仁自2005年推出「狗札記」系列作品,至今共40款作品,平均一年4款,重質不重量。他最高紀錄養超過20隻狗,尤其台灣黑土狗的許多優越特質令他感受最深,以土狗為基礎題材創作出一系列銅雕及不鏽鋼雕塑,如此多元,有各自的性格及想像空間,但又不失強烈的一致整體性。
「狗札記」的前身是「鐵木叢林」鐡雕作品,收錄在台灣美術課本成為教材。作品的主角是原住民,展現原住民強韌生命力,無論處在海邊、平地或山地,皆能順應環境變化,大無畏的精神。此時作品已展現很強的正向特質,而陪在原住民旁邊的即是台灣土狗。黃柏仁「鐵木叢林」人物作品身旁經常出現狗,如影隨形幫助人類。於是,狗在2005年成了主角,黃柏仁開始執行「狗札記」系列作品,除了延續正向特質外,亦帶著詼諧幽默的趣味性。
狗扮演著人類指定的角色
狗是上天送給人類最好的朋友!在古代或原始生活環境,人類與野外猛獸共存,狗扮演著號角衛兵的角色,一天24小時隨時保持警覺性,看守家園,保護主人,不離不棄直到短暫生命終了。除了捍衛自我地域外,還幫忙主人狩獵或趕羊群,是人類的好幫手。此外,狗還可以療癒人類心理,給予主人最溫暖的呵護。自從小犬離開了母狗成了獨立個體,就開始將其一生的忠誠無私奉獻給主人,無論主人生氣、傷心或斷糧了,狗永遠在主人身旁,不會離開,對其主人的態度始終如一。如今,狗已不必扮演保全或狩獵的角色,成了寵物,一旦主人棄養,即成了流浪犬。隨著人類歷史變化,狗充分展現的忠誠、積極與純真特質是不變的,如此的正向應是現代人要學習效法的。黃柏仁藉由狗來喻人,看似狗的雕塑作品,但其實皆在描繪人。
黃柏仁認為21世紀的人不如狗,並不是人類的生活不好,而是缺乏了中國的儒學孝道思維及抗壓性。狗可以用其一生跟隨主人,即使餐風宿露也無怨言,而人就不同了,家人會因為金錢而撕裂血緣關係。今天物質經濟提升了,但人性道德卻不斷墜落。此外,弱化的心理在今日社會亦是常態,即所謂的文明心理病,抗壓性不足導致躁鬱或情緒不穩,不如農業社會或非洲原始生活下的人類如此樂天知命。但,反倒可以師法在人類身旁的狗兒,學習狗的單純與積極,無論是單純的快樂或積極的作為,都能使一個人處在愉悅及平穩的心理狀態。即使是一個簡單的擁抱與溫暖互動,皆可使狗開心不己,單純的幸福是不是垂手可得呢?
出生木雕世家
黃柏仁曾經同一時間超過20隻狗陪伴他,且從他祖父那一代起,他們家的狗就沒有間斷過,一直有狗的存在,他還經常幫母狗接生,生肖也是狗,是一位典型的狗專家。黃柏仁擁有細膩敏感的藝術家特質,除了對狗的個性及行為觀察入微外,更進而將狗與現代社會下的人做了巧妙的連結。
黃柏仁出生於木雕世家,在他祖父及父親的時期,也是台灣木雕產業最發達的時候,木雕工藝品經常外銷世界,在他們的木雕工廠,極盛時期超過100位匠師在工廠內工作,雕刻木雕工藝品。此時,他們開始豢養眾多的狗,散布工廠四周防止竊賊。黃柏仁就在木雕及狗群環繞的環境下成長。只是,他擁有的不只是精湛的雕刻技術,更是與生俱有細膩的觀察力與過人的敏銳特質,人生感悟透過雕塑去傳達。因此,工藝與藝術的差異性,他最明白。1989年從台北復興商工雕塑科畢業後,開始從事藝術創作,創作論述性最高的作品。透過一件件作品傳遞出多元的想法及觀念,引起觀者諸多的聯想。
然而,黃柏仁的父親一開始堅決反對他從事藝術創作,甚至以斷決父子關係來威脅。因為,過去以來也有些木雕師傅離開他們工廠,當起藝術家,但幾乎全都貧乏困苦,父親不願孩子也重蹈覆轍,因而以脅迫方式,只希望他繼續木雕藝品事業,至少有穩定的溫飽。不過,藝術特質強烈的黃柏仁當然無法以此滿足,他堅持創作,但又不想離開家人,因此他抱持著正向的心態默默創作,同時參加許多雕塑競賽,獲獎無數,並吸引眾多媒體採訪報導,他父親才逐漸放心。黃柏仁以狗為題材創作,就是想表達自己對創作寧死不屈的想法,亦展現自己對家人絕對忠誠,先齊家再去發展自己的藝術工作。《不爽》、《回家》或《延續》銅雕,看似逗趣的作品,卻是黃柏仁人生低潮谷底時的創作,家人無法理解他堅持創作的理由,但他不會因此悲觀或怨懟,反而創作一系列讓人會心一笑的「狗札記」作品。
《不爽》銅雕作品,有無限的想像空間。狗也有個性及情緒,會占據地盤,但沒有刺激性動作,反而讓人想要關心及體貼《不爽》。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詼諧替代傷害,就是最好的溝通方式,不造成鴻溝與裂痕,而是拉近彼此距離,產生關心。黃柏仁在創作這件作品的時間點(2005年),正處於需要家人支持及體諒的時候,雖然藝術創作之路不好走,但他以一貫正向與詼諧心態看待一切,同時盡心愛護自己家人。《每一天》銅雕,外層是閃亮的金箔,是黃柏仁於他父親卧病在床、臨終前所創作的作品(2007年),以父親的角度來看,會希望自己小孩每一天都快樂,孩子臉上的笑容是父母親心中最大的滿足。而黃柏仁陪伴父親走到最後一刻時,他也感觸到,能夠平安醒來迎接每一天,即是生命最棒的禮物,彷彿被晨光照耀,心中浮現滿滿的正向光芒。這件作品亦可作為諷刺現代人常帶著沈重壓力生活,不珍惜上天賜予自己每一天的時間。
狗與人,是朋友,也是學習的伙伴
正向屬性,是黃柏仁「狗札記」作品的特點,雖然作品的款式及型態不同,但每一款作品幾乎都是精神抖擻與志氣凌雲!狗的一生不過8、9年,但總是精神奕奕陪伴著主人。過去的時代,人的壽命短少,反而容易珍惜活著的每一天,活出生命的價值,不若今日的人們充斥著苟且自度、得過且過的心態,對待生命如此消極,直到即將逝去才懂得珍惜。尤其在經濟條件非常佳的現代生活,人總是貪得無厭,斤斤計較,自尋煩惱,導致精神及情緒不安,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負面想法總是伴隨著一個人。「狗札記」是今日時代下的作品,提醒人們正向意念的可貴,如果回到過去人們樂天知命、倫理道德強烈的農業社會,就不會產生
「狗札記」的觀念及作品了。抬頭挺胸的「狗札記」雕塑,挾帶著過人的自信及勇氣,去面對資訊爆炸及廣闊無邊的世界。狗兒們挺出突起的胸毛(如:訊息及夢想),意謂著他們擁有強勢的心臟,去面對林林總總的挑戰。
作品《天之驕子》銅雕作品,並不一定是指富裕人家的小孩,全世界的父母都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天之驕子》,給予他們最好的呵護及資源,期許他們快樂,能過得比上一代更好的生活,而每一個人也都扮演著父母的《天之驕子》。有著嬰兒肥、志得意滿的《天之驕子》,他或許沒有敗壞家人給予的資源,反而發揚光大,小小的年紀,即帶著正向的勇氣及自信,昂首挺胸面向他的人生,不愧是一位好的天之驕子。
黃柏仁以擬人化方式雕塑他的作品,像狗又像人,因此「狗札記」作品相當人性化,能輕易與收藏作品的主人形成很強的共鳴,成為家的一份子。藉由狗的形式吸引眾人目光,讓人們想要去觸摸,再經由互動中得到作品蘊含的精神性,可以感染與作品共處的每一個人。互動性是「狗札記」作品的一大特點,黃柏仁鼓勵收藏者或觀者應該用手去觸摸這些人性化的作品,去感受內在底蘊。因此,大型的「狗札記」作品在公共空間自然是個聚焦點,誘引人們不自覺關注,進而想去互動及細細品味。黃柏仁將齊家思維、正向思想與大無畏的諸多想法放進作品裡,讓人們經由一開始的互動中,逐次發覺作品的深度藝術性、耐人尋味及歷久彌新的藝術本質。「狗札記」雕塑作品的初次感覺與後來體會往往不同,這是最讓收藏者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一種人性與貼心的精神感受,是再多的外在物質也無法取代的。
互動性的雕塑,是黃柏仁賦予「狗札記」應有的特性,因此,黃柏仁非常在意每一件作品的線條與塊面構成,極度的吹毛求疵,0.01%的誤差都不能接受。因此,他的雕塑工作室空間很大,卻沒有任何助手,作品不假於任何人之手,全部親力親為,為的就是作品上的所有構成都是自己想要的,確保每一件作品的藝術性,亦可完全體現他的藝術思維。黃柏仁給予作品簡單的外在美麗,致使人們去互動,但他把內化後最美的部分隱藏在作品深處,待人們從用眼至用「心」去感應作品時,自然忽略了外在的逗趣,而是內在、至高無上的心靈感動,形成藝術品的永恆價值。黃柏仁作品給予收藏者的心靈增值是沒有限度的,但前提是,他們必須用心去感受及互動,所得到的心靈富饒是自然而然的。藝術的美如果只是在表面性,它就會像煙火一樣,稍縱即逝,很快就會索然無味。如同人一樣,唯有充分實質內涵的人,才會讓周遭的人想持續與之互動。
會心一笑與詼諧是「狗札記」的特徵之一,這種性質在壓抑忙碌的現代社會更顯重要,與觀者之間沒有距離,使他們可以更為自在親近作品,藝術生活化。詼諧性不管應用在媒體廣告或公眾人物上,皆能立即收到很好的回應。藝術與生活零距離是20世紀藝術演化的重要過程,達到全民共同參與的目的,方能將藝術品納入生活的空間裡,與人有共鳴的機會。加上傳媒的發達,人們樂於分享有感覺的藝術品,加速提升藝術品在市場上的能見度,造成供不應求的市場價值。詼諧性作品能夠立即得到正面回饋,而深度的展現是藝術品留在歷史上不可或缺的因素。
狗的單純無邪,率直真誠,也是「狗札記」作品所關注的。狗跟隨著主人,無私不求回報。然而今日的人們,或許生活在金錢與權利的時代,暗中較勁,強烈競爭的環境使然,使得人與人之間關係變得複雜,城府深密,算計圖謀。不單純的情況下,人多了些戒心及保護層,無法盡興享受無常的人生,更可能將這樣的不好習慣連帶影響家人。黃柏仁作品《快樂時光》、《哇靠》或《小淘氣》,都是一種率性的單純表現,純真自然的行為,當事人可以盡情使興,得到滿足,亦可以化解人們之間的歧見,純粹的心意放在溝通與交流上,使風氣善良,這也是正向的表現。
狗的責任心亦是現代人可以效法的,是一種無私的想法。現代人常有推三阻四的行為,只圖自己的私利,損人利己。黃柏仁作品《夜巡》銅雕,月光的照映下,發現狗仍然克盡己職到處巡查,腳步穩健,身體像是長了翅膀般輕盈;《禁區》銅雕,露出爪子,背部拱起,攻擊動作已準備好了,沒有絲毫的放鬆懈怠,100%的責任心,使得受保護的人得以安心。作品《堅守崗位》及《地盤三》也都是責任感的最強展現。黃柏仁的「狗札記」,無論是狗的形態或擬人化作品,個個都是精神抖擻,元氣飽滿,可以背負最重的責任,使人放心。
狗不會以貌取人,亦不會有價值偏差,即便主人突然多愁多病或食糧短少,狗對於主人的忠誠絲毫不會動搖,狗的忠誠是可成為人的借鏡。忠誠廉直的人,會得到敬重,也會建立很好的人際關係。對家人來說,可以得到定心。展現忠誠精神的人,自然會擁有責任感及單純善良的本性,在生命中創造有意義的價值。
狗學習人。狗很早就適應人類的生活,與人共處,幫人做事,早已社會化。狗的生命短暫,但總是精神奕奕,尤其在人類有難時,更爆發十足的勇氣去捍衛,片刻不離。狗還是人類的心理醫師,無論主人在外受到委屈或難過,回到家裡,狗兒絕對上前迎接,滿滿的溫暖及朝氣。主人情緒不好,狗兒也會感受得到,默默陪在身旁,直到主人心情好轉。狗早已順應人類的生活模式及情感狀況,調適自己能夠成為人類最好的伴侶,並繼續在其短暫生命中愉快自在。狗是有靈性的動物,黃柏仁的「狗札記」表現到位,人性化特點,像狗又像人。人與狗的關係,在黃柏仁的藝術觀點裡是互相學習的,是朋友,亦是學習的伙伴。狗已社會化,現代人也應師法狗的優越特質。
「狗札記」作品總是「強壯的」,每一款作品都含有健壯有力的特點,比方《愛的擁抱》、《地盤二》或《21世紀》作品,並沒有纖細的體態,而是呈現自信飽滿、昂首望天的正向氣質。黃柏仁一開始創作「狗札記」作品時,是在人生谷底,但反而淬鍊不平凡的精神,在作品上表現活潑、正面、積極和勇氣,「狗札記」的原創性高,純度好,使觀者能有無垠的想像空間,無盡的討論機會。
國際化藝術家的完美呈現
「狗札記」於2005年開始問世,已累積不少海內外收藏家,有些人是被作品的外在形體或收藏投資性吸引而購入,但很快的,在無形之中他們寄情於收藏的「狗札記」作品,像是精神性的寄託。甚至有些收藏者原本常有不安的情緒問題,經過一段每天與作品互動的時間後,自然解除了心理情緒的焦躁,莫名產生了愉悅感,因此「狗札記」作品也經常被形容具有藝術療癒之效,療癒產生在內在心理。作品《滿足》或許可以解釋,對人生及事物容易感到心滿意足的人,就容易自在好眠。睡眠障礙是文明人的通病,能睡上一場好覺成了奢求。若一個人能提早放下所有牽掛、可以知足,快樂即油然而生,就能睡到口水直流。藝術品並非只是裝飾功能,如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909-1992)或盧西安·麥克·弗洛伊德(Lucian Michael Freud1922-2011)的畫作並不是人們所認定的通俗之美,能流傳千古的藝術品,「美」總在人們一探究竟後才逐一發現,而且是精神層次及恆久性的,有繼續被討論及評論的空間。
黃柏仁「狗札記」收藏者遍及各國,完全沒有文化與種族隔閡,能夠與地球村上任何人產生共鳴,是人類共同的藝術資產。如果藝術品能輕易跨越種族的藩籬,就可具備相當大的影響力。《新大陸》銅雕作品,來自各國收藏者的解讀大不相同,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而一個國家或地區亦有自身的文化背景。話雖如此,但人類的情感與思想是共通的,一首跨越種族的樂曲能與全人類互動,一件沒有文化隔閡的藝術品亦是如此,也皆可橫跨時代。瑞士籍的賈克梅第(Alberto Ciacometti 1909-1966),他的雕塑作品並不是在闡述瑞士的文化與社會,而是與全人類有關聯,所以沒被區域給侷限住,收藏者遍及各國,市場也就大,曾經於2010年一度成為全世界公開拍賣最貴的藝術品。「狗札記」以狗為出發點,探討現代人類缺乏的精神與氣度,有機會與70億人口產生共鳴,換成他們每一個人自己的「狗札記」觀點。有論述性的藝術不會只有單一的觀點,是多向的,才有議論的餘地。若只有單調性話題,就會有「膩」的現象,自然會被其他有更多論述機會的作品給取代。
黃柏仁作品的西方擁護者格外多,因為他們知道在歐美的環境,是無法產生這樣的風格,相當獨特,它一定跟作者所屬的文化背景有關聯性。從過去西洋美術史來看,偶有幾位藝術家作品與狗的題材有關,而「狗札記」作品是一個完全的新意。黃柏仁絕對吸收自身所處的文化背景,以此為出發,自然呈現完全獨有的風格。同時,他對當今先進社會下負面的人性進行反思,有其靈敏的感悟,透過最熟悉的朋友-狗,創作一系列人性化的作品,以趣味化方式探討嚴肅的話題。
「狗札記」作品的變化性大,相當多元,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的個性及故事。從狗的特性描繪乃至後來的擬人化體現;銅雕及不鏽鋼;烤漆和金箔;狗與貓熊的關係…等,一年僅4款作品,相當精簡。黃柏仁在一年之中,使用雕塑油土創作出不計其數的款式作品,但平均只有4款會留下來繼續製成銅或不鏽鋼,成為新作進行發表,其餘全部打掉,每一款作品都是最突出及獨一的表現。儘管如此,全部作品又不失「狗札記」應有的特性,具體傳達黃柏仁「狗札記」的藝術觀點。會心一笑、正向特質、互動性強、教化性高…等等的屬性皆有之,加上獨特的身形比例及線條塊面構成,都可以看得到黃柏仁特殊的雕塑手法。
申論不盡的空間
「狗札記」作品提倡優質的中國傳統思維,齊家思想貫穿一系列作品,強調良好的倫理道德,以傳統為本,善用在當代的人類行為內,秉持剛毅的勇氣和自信,守護屬於自己的人事物,進而有更宏觀的發展。在雕塑手法上,亦是折衷傳統及當代,幾近完美的傳統構成,又有跨大的身形比例,能與今日的人們對話。藝術想法的映現,倘若只有傳統性,無法切合當今人類的生活,恐難與觀眾有深度共鳴的機會;相反地,如果為了前衛而前衛,也可能只是標新立異,譁眾取寵,熱度只有一時,很快就會趨於平淡。每個時代的藝術表現,一定有前後時代的承接性,轉換過程應是自然衍生,不是刻意造作,才能保持藝術品的純度,沒有造作下的雜質。純度高的作品,觀者欣賞把玩的時間沒有期限,會轉換為精神屬性,成為倚靠。
有議論空間的藝術品,就可以被帶到未來;反之,只會停留在當時,不會有未來的價值。經過一個世紀及半個世紀,人們還在討論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及安迪.沃荷(Andy Warhol1928-1987),就是因為有無盡的論述空間,產生延續的必要性,讓後人繼續討論下去。黃柏仁「狗札記」系列作品,永遠討論不盡,探索不完,它與當今全世界的人有密切關係,是與「人」有關的藝術。藝術家性格的黃柏仁,長年專心一意,單純在藝術創作單一事情上,心無雜念,使得他的作品保有完全的原創,耐人尋味,每一件作品皆能貫徹他「狗札記」的觀念。有藝術天分的藝術家,加上長期專注創作,就有機會誕生藝術性極高的作品,有申論不完的空間,帶來永傳不朽的歷史價值。
藝術是絕對的主觀。每一個人都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個體,天生的性格及後天的造化,全世界找不到一模一樣的第二個人。一件藝術品能與一個人有共鳴,一定與他有契合的地方。「狗札記」系列至今10年,有40款作品,能夠產生40種主觀,每1款作品都有其擁護者,這是相當難能可貴。尤其華人藝術,經常一種想法複製無數作品,作品間的雷同性高,一次性創作力道分散在多件作品上,分散了力量,使得多件作品沒有足夠的精神性與感染力。黃柏仁以「狗札記」精神砥礪自我,40款作品,等於40個自己,不變的是在艱困環境下愈挫愈勇,自信與勇氣,且在努力發展之際,更須鞏固一個人正向美好的特質。人格特質好的藝術家,即能確保每一件作品的藝術性,他們的責任心使得作品盡善盡美,帶給收藏者無可超越的心靈富足。藝術是心靈屬性,可以被人依附。黃柏仁「狗札記」至今已帶給無數人喜悅,是金錢物質無法比擬的。
─
展覽地點:紅野畫廊(台北市松江路164巷11號)
展覽日期:2014.9-16 – 2014.10.05
展覽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