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日期:2015.8.29 – 2015.11.15
開幕日期:2015.8.29.(六) 14:30
展出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數位藝術方舟 (403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開放時間:(二)至(五)09:00~17:00 (六)、(日)09:00~18:00 (禮拜一休館)
連絡電話:+886423723552
相關連結:https://www.ntmofa.gov.tw/chinese/ShowInfomation_1.aspx?SN=4560&n=10044
策展人:lololol(林亭君、張欣)
展出藝術家:金姆‧阿森多夫、安東尼‧徹尼里歐、格雷戈里‧夏通斯基、傑森‧費門、快樂虛擬朋友、IDPW、谷口曉彥、應蔚民
策展論述/lololol(林亭君、張欣)
近十年來,網路已進駐我們的日常生活裏,它無所不在,無論是工作上或休閒時,人人手持智能手機,被訓練無時無刻在數據和類比文化之間轉換自如。網路的介入帶給我們許多新的可能,同時也造成了許多焦慮。我們長期處於上線狀態,而網路也改變了我們的觀看世界的方式,我們已習慣後製景象, 碎片式的資訊,便利的數據搜尋,和社交網站裏的相處模式。 如今我們生活於一個現實和虛擬交錯的空間中,offline和online的界限已模糊,而我們如何看待這個新的現實,我們身為人是如何存在於其中?網路是如何影響人與人在現實和虛擬世界裏相處方式和社會構造?
自一九九零年至兩千餘年,盛行的網路藝術將網路作為新穎的科技材料去做實驗創作。有別於第一代的網路藝術家,本次呈現於「網路後巷」的八位藝術家結合數位和類比的媒材,他們迴避對科技進步的盲目追隨,其創作脈絡對虛擬和真實世界更具有批判性的思考。在「網路後巷」展出的作品所探索的三大方向分為:網路語言(編碼、網路行銷、擬人軟體),網路圖像(後製修圖和影像流傳),和網路機制(集資平台、社交網站和搜尋引擎)。在科技被普遍定義為人類的未來之際,這些藝術家從主觀的角度去重新看待我們和科技的關係。
「網路後巷」呈現的是一個流離於虛擬和真實之間的展場空間,泛藍的照明模擬著代表性的原始電腦介面,觀眾(User)穿梭自如地在介面與介面之間漫遊,而每一個作品的經驗就像是一層一層點擊(click)進入(log in)。在這個交錯的空間,網路和現實的資訊和語言互相渲染,符號系統漂浮不定地在雙向的系統流通中。我們希望藉由此展覽思考目前人類的生活狀態,也同時反思真實和虛擬介面本質上所潛在的浪漫理想和當今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