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期:2016-04-09 – 2016-05-08
地點:誠品畫廊 | 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5樓(誠品信義店5樓)
網站:http://artemperor.tw/tidbits/4114/0
簡介:
誠品畫廊將於4月9日推出旅美華人藝術家林延的個展,展出以宣紙為媒材的30多件作品。此次為林延首度於台灣舉辦的個展,作品年代從1996至今橫跨20多年,呈現藝術家將宣紙轉化為藝術媒介的實驗歷程。
林延1961年出生於北京的藝術世家,外祖父龐薰琹和外祖母丘堤為大陸現代藝術的先驅人物,父母林崗、龐壔分別為大陸第一代留學俄羅斯及高等美術教育出身的藝術家。身為藝術家庭的第三代,林延從小便耳濡目染了親人的藝術精神,但卻能建立與其他親人截然不同的藝術語彙。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後,林延於1985年前往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繪畫材料研究室進修,後於賓州布魯斯堡大學視覺藝術系取得碩士學位。在家鄉處於社會動盪的期間,旅居紐約的林延得以享受創作自由,專注於自身的媒材探索和實驗。
1994-2004年為林延的「黑色時期」,作品強調黑色的幽微層次。她認為:「掌握好單色的層次、材質變化、冷暖差別時,畫面也是有色彩感的,不會單調。」2005年開始,她將宣紙轉為媒材,創造出具有建築性格的繪畫雕塑,拓展了當代藝術的審美領域。她改變了紙墨的傳統角色:皺、破、撕、貼成為她的創作語彙,而「墨分五色」的傳統則因空間的光影元素有了新的表現方式。林延認為,當所有因素微妙地兼容並蓄,便會互相交響、發出能量。「手上的每一個變化如同筆觸,是作品敘說的方式」,林延如此描述作品中紙的獨特觸覺感性。
對她來說,每次創作都是和紙的隨意性及寬容性對話的過程。她運用脆弱的材料來表達堅韌的情感。如在《致北京》(1996-97)、《胡同》(2012)等作品中,紙作為某種記憶底片,凝結了創作者對於家鄉、文化和歷史的情感,細膩的肌理層次傳達出「藝術家感覺的真實」。2013年,家鄉環境汙染的問題觸動她創作大型裝置《天》,爭取人們正常呼吸的權利,傾訴對美好生活的渴求。首次在台灣舉辦個展的林延,認為這是一個「熟悉紙傳統、不熟悉她作品,既保留傳統又開放自由的環境」,她希望觀眾能「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感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