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平,鉛筆盒-3,2013,水彩 紙,23x31cm
誠品畫廊參加2017藝術北京博覽會
地點:B14展位︳藝術北京︳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
展位:「王玉平」;「來自巴黎的微風」(常玉、謝景蘭、戴海鷹、陳建中、鄭君殿、林延)
「平行的亞洲世界」主題區D10:劉小東
展期:2017.4.29~5.2
鄭君殿,石頭,2014-2015,油彩、畫布,200x171cm
林延,灰色的城市2015,2015,墨、宣紙、線燈,44x53x10cm
劉小東,記憶樹一 ,2014,油彩、畫布,200x400cm (200x200cmx2張)
誠品畫廊將於2017年4月29日至5月2日參加本屆藝術北京博覽會,在展位上推出雙展覽「王玉平」以及「來自巴黎的微風」,同時在大會策劃的「平行的亞洲世界」主題區中帶來劉小東於2014年在印尼創作的系列作品。
在展位上的「王玉平」展覽中,我們帶來北京藝術家王玉平的水彩近作。如同他筆下的老北京景色、鮮明的人物肖像,王玉平的水彩畫充滿濃濃生活滋味的踏實,其日記式的寫生隨筆透顯文人關懷。有水漬的舊書、兒時的鉛筆盒、愛聽的CD盒子……這些帶有歷史、文化意義的物件在王玉平的筆下皆顯得份外溫暖、平淡而略帶寂寞。
「來自巴黎的微風」一展聚焦於曾在巴黎這人文薈萃之地留下足跡或仍然在此旅居的華人藝術家。巴黎這座藝術之都不僅為華人藝術的進程帶來了無限啟發,華人藝術家也為此地注入了新鮮的觀點。本展將帶來二十世紀至今與巴黎有過不解之緣的藝術家──常玉、謝景蘭、戴海鷹、陳建中、鄭君殿、林延,再現中西藝術相遇、撞擊而併發出的燦爛火花。
大會策劃的「平行的亞洲世界」主題區,則將展出劉小東於2014年在印尼的系列作品。在印尼,華人掌握經濟但不太和當地人往來,劉小東觀察到他們「像生活在汪洋大海的超級豪華遊輪裡,出門有車,從不在戒備緊張的街道上閒逛。」從19世紀荷蘭人為鎮壓華人獨立,大量屠殺五十萬華人,到1998年排華大開殺戒,屍體染紅了雅加達的河水,華人在印尼幾經磨難。「人也許不會忘記過去,也許也沒那麼上心,許多事是否樹木植物能夠有所記憶。」於是,劉小東畫出印尼華僑貴婦人空抱舞伴的舞姿,也畫了在印尼看到的野狗、野生植物等,他稱這一系列作品為「記憶樹」。
媒體聯絡人
金振寧︳手機 +886 918-055-345︳室內 +886 2 8789-3388 #1587︳電郵 jenningking@eslite.com︳微信 jenningking︳LINE ahwoo2
主要展出藝術家簡介
王玉平(1962-)屬於90年代中國繪畫新生代,且爲80年代末表現主義與新思潮結合的「新表現」代表人物。198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後於母校任教,並於2011獲選爲中央美術學院年度造型提名。1993年曾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展,作品爲中國美術館所收藏。王玉平對出生並成長的北京、周遭的人物懷有深厚情感,對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也感到無限眷戀,他的胸懷自然而率真,作品貼近生活,這是王玉平的繪畫之所以動人的原因。無論是在城內現地寫生,或是伏案畫著眼前的小物件,對於王玉平來說,這都出於與周遭生活交流的真誠意願,亦是對當代藝術不斷追求技術、語言、風格潮流的逆向堅持。
林延在1961年出生於北京的藝術世家,外祖父龐薰琹和外祖母丘堤為大陸現代藝術的先驅人物,父母林崗、龐壔分別為大陸第一代留學俄羅斯及高等美術教育出身的藝術家。身為藝術家庭的第三代,林延從小便耳濡目染了親人的藝術精神,但卻能建立與其他親人截然不同的藝術語彙。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後,林延於1985年前往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繪畫材料研究室進修,後於賓州布魯斯堡大學視覺藝術系取得碩士學位。旅居紐約的林延開始享受創作自由,她將宣紙轉為媒材,創造出具有建築性格的繪畫雕塑,拓展了當代藝術的審美領域。她運用脆弱的材料來表達堅韌的情感,從而改變了紙墨的傳統角色:皺、破、撕、貼成為她的創作語彙,而「墨分五色」的傳統則因空間的光影元素有了新的表現方式。
鄭君殿1963年生,他以近乎素樸純淨的「色線」作為繪畫單元,讓線性的色彩筆跡交錯,捨棄填實空間而營造出一種新的靜謐的圖像,這些畫介於抽象和具象,質感豐富色彩輕盈雅緻,引領我們進入他的日常生活,從中又遇見現代人生活樣態的切片。鄭君殿的作品像來自白描人物的流動輪廓線條,也像是來自水墨皴法的彩線,這些色線就像素描的線條般具有方向性,以極其緩慢的速度佔據畫布。在繪畫的過程中,對藝術家而言是進行考驗體力、耐力和精神的馬拉松,無論光、構圖、空間均需要大量的思考、琢磨和醞釀,這其中光影的表現又尤其重要,因為「光是繪畫的靈魂」,鄭君殿這麼說。
謝景蘭在1921年出生於中國貴州的書香門第,很早就展現音樂天份,先後就讀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音樂院、上海音樂專科學校。1948年謝景蘭來到法國巴黎,在這裡開始創作電子音樂,並進入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CNSMDP)學習現代舞,才華洋溢的謝景蘭同時對繪畫也產生了極大的熱情。1957年,謝景蘭對繪畫的熱情促使她拿起畫筆,開啟了自己的繪畫之路,從此創作不輟直至1995年辭世,留下許多情感深刻而富有意境的作品。
戴海鷹為廣東人,1960年代移居香港,1970年秋天抵達法國, 1975年後不斷獲邀參加各類展出。他每天不輟的以修行者般的精神到畫室作畫,作品在岑寂的場景中,「人、物、光、影」透漏著平靜、含蓄、深思的詩性,光變成藝術家靈視的延續,它的輝煌瑰麗,為幽靜的場景定格了時間穿梭的痕跡,但它的夢幻與朦朧,也預示了一個崩解、幻滅的危機。戴海鷹割裂著人們對美的看法,他的堅持,自然流露了真誠的芳香。
陳建中在1939年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龍川縣,而後移居香港,1970年至巴黎美術學院進修,1975年獲得法國文化部支持在巴黎舉辦第一個個展,從此定居巴黎。陳建中的畫風多以寧靜的氣氛呈現生活中的平凡,給人極為簡單而平淡的印象,也可以從作品中感受到藝術家在當時的心境;在80年代之後,畫風由城市生活轉向村野,在近幾年,畫中成塊狀的筆觸有些扭動、彎曲的變化,使渾厚的樹叢呈現一種動勢。
劉小東1963年生,是中國最傑出的當代畫家,在有人說「繪畫已死」的現在,他帶著自有架上繪畫以來最簡單的工具──筆、色和布,足跡遍及中、台、日、泰、美、義、古巴、西藏等地,踏踏實實的現地寫生。他鷹般敏銳的雙眼搜索著當下現實中的個體生活型態,筆下的每一個尋常人都是他對生命的深意凝視,他們述說著人類延續至今而且勢必將永遠延續下去的最簡單的情感和關係,並反映出青春的稍縱即逝、都市化的影響、社會經濟的變革、大時代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