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桃園立市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由桃園市立美術館辦理的「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於去年徵件期間廣泛得到來自世界各地藝術創作者的關注,總計徵得46國600多件作品參賽。經國際評審團評選出17件入圍作品,3月13日起在桃園展演中心展出,並於本(13)日於桃園展演中心一樓舉行頒獎典禮,現場揭曉獎項。
本屆首獎「桃創獎」由藝術家丁昶文作品《魂歸故里》奪得,頒發50萬元高額獎金;另外葡萄牙藝術家Ana MENDES、美國藝術家Lewis COLBURN與臺灣藝術家吳依宣獲得優選獎,每名獲得獎金12萬元;遊藝獎則由莊立豪獲得,獲得獎金15萬元。典禮中特別安排現場與因疫情未能來臺的參展藝術家視訊連線,以及辦理網路即時轉播,讓身在各國的藝術家們能夠於異地參與盛會,典禮結束後也邀請評審團召集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教授陳永賢,為來賓及民眾們進行作品導覽。
桃園市長鄭文燦與桃創獎得主丁昶文合影。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本屆入選的17件作品,創作者分別來自臺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孟加拉、美國、葡萄牙、拉脫維亞、希臘等地,作品涵蓋平面繪畫、立體裝置、攝影、錄像等不同形式的藝術實踐。展覽由入選藝術家在桃園展演中心或親自佈展或透過視訊完成作品設置,在疫情嚴峻的考驗下,挑戰創作者的毅力及對空間的敏銳度,讓作品在全然陌生的場域中表現自我張力,透過氛圍的營造,呈現出最具前瞻性與實驗性的藝術創作,為桃源國際藝術獎帶來嶄新多元的面貌。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頒獎典禮合影。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本屆榮獲委員青睞的首獎得主為丁昶文,裝置作品〈魂歸故里〉以錄像呈顯歷史場域背後真實與虛構的交織,並討論國家執政者的意識形態。另外,吳依宣的〈事物不在場〉、安娜.曼德絲的〈人民的收藏(臺灣)〉以及路易士.柯本的〈拋棄式紀念碑II(仿照「穿灰衣的男孩們」)〉為獲得「優選」的3件作品。吳依宣〈事物不在場〉的作品透過展示居室空間,延展生活碎片的痕跡,試圖探索物件開展與隱藏訊息的能力,並映照當今的生活狀態。
曼德絲〈人民的收藏(臺灣)〉的作品邀請觀眾將印有文物的明信片寄給其所屬西方博物館,要求他們將文物返還給被殖民的國家,帶出後殖民主義、記憶和身分認同的問題。路易士.柯本的〈拋棄式紀念碑II(仿照「穿灰衣的男孩們」)〉重新拆解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德罕市的聯邦士兵紀念碑銅像,作品觸及美國當前面臨的種族主義和過往奴隸制的歷史問題,引人深思「紀念碑」的意義。展覽現場的作品傳遞了藝術家們對社會的觀察與自身感受,表現出多元創造力與深度思維,在桃園的文化脈絡下,這些作品更衍生多層次的意義。
首獎桃創獎作品|丁昶文 / TING Chaong Wen|魂歸故里 / Going Home|臺灣 Taiwan
丁昶文《魂歸故里》於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魂歸故里》以陳華宗為故事原型,起始由一位青年回訪陳華宗的故居:一座隱身於荒煙蔓草中,早已傾頹的折衷主義式樣建築,一路接續至議會大樓儲藏間內的陳華宗雕像,藉由他的故事,藝術家想呈顯的是歷史場域背後,諸多真實與虛構的交織網絡。作品另一部份則切入臺南縣議事大樓的建築,討論執政者的意識形態,如何藉由空間中的符號來傳播或強化。
遊藝獎作品:莊立豪 / CHUANG Li Hao|《卡門線》/ Kármán Line|臺灣 Taiwan
莊立豪作品《卡門線》於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卡門線」原指地球大氣層與外太空的邊界,隨著高度增加大氣層越稀薄,人類活動範圍似乎被侷限在一顆泡泡內,換言之卡門線之下為人們的居所,之外則是未知或祂人的領域,而這次創作將此領域分層的概念延伸至展覽場所,除了人們行走的地面和垂直的作品牆面外,也讓展場上方的空間併至作品的一環,將天使的剪影利用非物質的方式從展場上方召喚下來,除了對於天使形象的提問外,同時讓作品產生一種向上的場域連結。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特展即日起至4月18日(日)在桃園展演中心1樓盛大展出,展覽期間特別規劃「觀眾票選獎」網路及現場投票活動,邀請國內外藝術同好選出心中的最佳作品,參與投票者將有機會獲得桃園市立美術館的限量文創品。另外桃園市立美術館特別安排於假日辦理得獎者座談及導覽活動,帶領民眾深入了解桃源國際藝術獎作品和藝術家創作歷程,活動詳情請持續關注桃園市立美術館官網或臉書粉絲專頁。
from:https://artemperor.tw/focus/3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