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者|王玉善
臺南新藝獎(NEXT ART TAINAN)舉辦至今已經邁入了第九屆,期間扶植了許多年輕新銳的發展,同時也隨著時代的推演,不停的改變自身的獎項機制與展示結構。在過去以來,臺灣當代藝術獎項的品牌性認知中,主體以臺北美術獎、桃園國際藝術獎(前身為桃源創作獎)、高雄獎為主要投件範疇的情況之下,現行的臺南新藝獎也由於它自身宛如有機體般的產業策略,以及策展結構上的文化共性再詮釋,因而逐年受到民眾、跨領域專業人士及藝術圈內的重視,如今年就有達到426組參賽者送件,並從中選出10組精彩的得獎作品。
第九屆新藝獎絕對空間展場空間照,其中為陳恩澤創作。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第九屆新藝獎甘樂阿舍展場空間照,其中為張皓甯創作。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在產業經營的面向當中,新藝獎本身和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連結,挑選本屆與上一屆的獎項得主參加2021台南藝術博覽會(ART TAINAN),一方面既可以延續獎項之後的藝術培力,同時也提高作品於市場上的關注度,為藝術家及藏家雙向之間注入新的活水。並且本次也安排了系列的導覽活動,由城市解說員在介紹特色文化景點的同時,也將行程加入畫廊、藝術空間進行解說,讓藝術家與藝術從業者可以直接面對面和民眾接觸。
城市解說員及專業的藝術從業者協助導覽解說。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另一方面,在策展結構上得力於「府都限定」的在地藝術空間業者們支持,使的作品在空間上的表達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以往將作品展示於美術館內的白盒子機制上有很大的差異,需要考量到的面向更為多元,特別是作品和地方紋理之間的對話及觀點詮釋的面向上。除了得獎者以外,同時也邀請10位知名的藝術家進行參展,讓不同世代之間的藝術語彙相互羈絆,提供視覺上對於相似議題的個別異質狀態之詮釋方法,並在差異性之中衍伸更多可被探討的方向。
本次策展人邀請國內資深藝術評論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吳介祥副教授進行策展,以《象形不會意》為策展主題,吳介祥指出其主題意象為:「將已經存在的字,合在一起之後,他們會變成另外一個字和意義,它們不會是兩個和諧的字的組合,所以雖然是『會意』,其實又是『不會意』,也因此契合著本次挑選出來的藝術家們,他們其實都和自然有一些對話的過程,如和自然的關係、測量、懷念、仿造,讓彼此之間的差異性可以衝撞出更精彩的對話。」策展人以看似東方饒趣的意境及辯證,來串聯本次新藝獎作品之間建構而出的當代生態系及共伴關係。
國內資深藝術評論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吳介祥副教授。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記者會大合照。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與城市紋理共生的臺南新藝獎
台南市為文化古都,曾歷經荷據時期(1624年-1662年)、明鄭時期(1662年-1683年)、清領時期(1683年-1895年)、日治時期(1895年-1945年)。也因此它的街區及市貌具有文化的多樣性,且保存了城市發展中的歷史狀態及記憶,甚至是經驗感知等。故當觀者游移在這個奠基於歷史脈絡之下,發展而出的放射狀及格子狀交錯的街道系統當時,總能在新舊交陳的建物中,感受到特殊獨特的美學氛圍,並塑造專屬於台南市才擁有的城市形象(註一)。只是在現今的科技及媒體關係的快速發展之下,新舊之間的城市意象與文化內涵,要如何被有效且透過不同以往的形式被轉譯到觀者面前,便是很重要的議題,換而言之是關於「文化超越力」的實踐。
當然這個問題不僅只限定於台南市本身,只是就區域本身的文化複雜曲度而言,台南市本身或許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實驗場域。但要如何被執行?以及透過何種方式與機制來呈現?是相當值得思索的問題。其中臺南新藝獎(NEXT ART TAINAN)在長久的落實之下,歷經轉換與實驗,到最目前的產、官、學之間的結合,成為相當重要的當代藝術與城市共生的媒介,進而提供市民以不一樣的視角,重新觀看自身的文化內涵,同時也將文化和城市發展的紋理相互契合。這種契合並非是藝術視覺上的直觀陳述,更多的層面在與個人和作品之間,因為文化共性羈絆的感知及反思。
第九屆新藝獎大新美術館展場空間照,其中為蔡芷芬創作。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白盒子之外的展示路徑
相較於其它獎項機制下的成果展覽,較常見的方法是將作品呈現於美術館的空間機制之中,以情境或者多媒體裝置,抑或者乾淨的背景來揭露創作者的文本而言,新藝獎本身由於展示在十家畫廊空間,以及和十位邀請藝術家聯展的關係,因此更著重於作品本身和環境及觀者之間的共伴結構。換言之,如何與各種現場展示的因子契合,並產生「對話」(包含空間的歷史感、城市紋理、觀者感知等),是相當重要的環節,進而產生出了不同於既定典範的展示途徑。
※絕對空間│陳恩澤(新藝獎得主)x陳曉朋(邀請)
絕對空間展出目前就讀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大四的創作者作品,陳恩澤(1998-)曾獲2020新媒體藝術卓越獎優選,同時也參與過跨領域的劇場影像及舞台設計等。在此次新藝獎的展出當中,作品主體以動力裝置搭配聲音及影像進行人類感知的連動。作品《沉著未盡的波形》呈現出一種穩定循環的狀態,並帶給觀者在凝視動力與光影之間的過程中,感知個體凝視從不習慣到習慣的體驗過程。《造雲》是以人造雲為主題,試圖用分析和還原作為影像製作的結構,以聲音對照雲的生成與變化。而在整體的展間規劃上,可以看到裝置、燈光、聲音三者是相互同步連結,陳恩澤以聲音引導觀者進入展場沉浸式的多重感受之中,達到空間的包覆感。而當觀者走出展間時,因為新媒體驗,而帶來於身體上的「感知殘存」,也增添了古都與當代性之間的異質體驗與文化融合。
陳恩澤作品《沉著未盡的波形》及《造雲》。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與陳恩澤共同展出的邀請藝術家為陳曉朋,其作品最大的特點以不同形式創作之間的物件連動性,來回應藝術創作脈絡與社會連結,如《當代雕塑二十招》與《二十件當代雕塑》。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大新美術館│葉仁焜(新藝獎得主)x蔡芷芬(邀請)
葉仁焜(1984-),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系水墨組碩士,目前在國內、國外已有需多公私機構典藏其作品,包含國立臺灣美術館、龍顏基金會及悉尼的白兔畫廊等,並參與許多國際藝術博覽會。主要創作的媒材是將水墨、膠彩畫在絹布上。他的作品最大的特點是那極為細膩的筆觸及多層次渲染過後,具有明亮透度的藍色背景。而本次展出的作品主要為《理想生活系列》,主要講述的是生活中平凡,但是美好的事物,例如我們其實可以用心體會生活中的各種短暫時刻,並從中得到樂趣的狀態。不過儘管看似是對於現世的理想心境詮釋,實際在仁焜的作品的視覺上,依舊可以看到部分疏離感,體現出當代人們在繁忙生活中的社會語境及詩意。另一方面,藝術家也邀請了作家鄧九雲共同參與創作,由她來編寫文字的短編小說,並將手稿打成紙漿,用鉛字鑄印在手抄紙後展出。
葉仁焜作品及展場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共同展出的邀請藝術家為蔡芷芬,本次主要展出其於芬蘭駐村創作的系列作品,內容有很多和冬天、冰雪、生長環境融合的元素,這樣的創作不僅僅是體現異國文化的氛圍或者自然的影響,更多的層面在於和我們自身文化之間的映射與照應。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甘樂阿舍│張皓甯(新藝獎得主)x鄧堯鴻(邀請)
張皓甯(1991-),目前就讀於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碩士班主修媒體藝術,參與過許多國內外的藝術計畫及獎項,如2019台灣美術新貌獎、2018台北數位藝術節、2017大內藝術節、2016南島國際美術獎,2014台北當代館街大歡囍藝術進駐計劃、2014二十號倉庫鐵道藝術村駐村藝術家團體、2013荷蘭鹿特丹錄像藝術節等。他的創作主要聚焦於空間、影像和物件之間的一個關係,例如藉由真實生活中的某些現成物,將其影像化之後,從真實帶往一個虛擬的世界,並且透過真實和虛擬之間的不斷交錯,形塑一個看似超現實且異質的時空場域。如本次展出的《Space X》、《街樂園》系列,皆是透過物件引領觀者通往一個未知的未來。皓甯的作品具有時間與空間上的速度感及媒介性,他帶給觀者的不僅是未來性的寓言,更多隱匿在其中的符碼存在著對於現存社會狀態的審視,包含環境之於人類文明之間的拉距狀態。
張皓甯作品。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共同展出的邀請藝術家為鄧堯鴻,他透過物質性的媒材,結合部分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部分文本,以看似殘存的人類文明及自然狀態之創作形式,來進行個體與精神世界之間對話與測量,並引起觀者與自身所處城市的對話狀態。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台南索卡藝術中心│廖昭豪(新藝獎得主)x葉怡利(邀請)
廖昭豪(1990-)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目前就讀南藝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並曾獲2015高雄獎、入圍台北獎與桃源創作獎。廖昭豪本次於新藝獎展出的作品,依據現場的空間調性,改變了以往我們觀看作品的經驗。像是作品《懸臂式擋土牆》的設置情境,使得落地窗原本既有的穿透感產生「失能」的狀態,取而代之的是帶給觀者矛盾狀態中的壓迫性,然而因為被期待的視覺經驗受到阻擋的情況之下,喚醒的是人們更加聚焦於作品本身的疑問及探索。故也讓視角更關注於作品本身的內容上,進而傳達了這些透過紙漿仿擬的台灣人造地貌(其上的斑駁痕跡及木製支架),在自然之前顯得微小的「生存狀態」。另一方面,佈滿於展場空間上的《浮球》之高度,則和台灣西海岸潮汐的浪差相似,藝術家利用這個特點去暗示空間中的高度差別,並和《懸臂式擋土牆》產生對話。
廖昭豪《浮球》及《懸臂式擋土牆》創作。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廖昭豪《懸臂式擋土牆》創作。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共同展出的邀請藝術家為葉怡利,其透過虛構的景觀,來引起人類殘存在記憶中的美好情境之想像,如藉由陶瓷與釉彩繪制後的山石造景,搭配樂高積木後的類似次文化之視覺語彙,帶給觀者穿梭於現實與虛幻之間的想像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加力畫廊│太認真(郭柏俞x余文瑛,新藝獎得主)x楊茂林(邀請)
「太認真」藝術團隊由郭柏俞(1989-)、佘文瑛(1989-)於2015組成,兩人皆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碩士。他們駐村的經驗相當多元,如在2017-2019駐村於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高雄駁二藝術家駐村、紐西蘭奧克蘭、印尼日惹、中國上海。近期個展經歷包含〈There is no Chinatown〉台北國際藝術村(2019);聯合理工學院,紐西蘭(2018);〈與正本相符〉南海藝廊,台北(2016);〈不對外開放〉朱銘美術館,台北(2016)。
他們的創作關注歷史中的移動身分,經常藉由雕塑及空間裝置來談論相關議題,故也在作品裏面埋入許多不同的線索,引導觀者在物件和空間之間的連動性及可塑性中,找到特殊的社會語境,讓觀者主體的意識和作品產生對話。而本次發表的《Newww.Land.com》則陳述的過去紐西蘭歷史中的淘金熱對於原生物種所造成的生存問題。此外,「太認真」以視覺上融合舞台、檔案室般的展陳方式,來連結城市變動中的微觀及宏觀,看似輕鬆詼諧,卻又富含此消彼長間的生存關係。
「太認真」作品《Newww.Land.com》。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共同展出的邀請藝術家為楊茂林,其以《金烏 雲豹 百合花》個展回應新藝獎中的多元史觀,我們在看似次元以及具有台灣意象的不同系列作品裡面,陳述出文化在時空轉移間的認同狀態,包含歷史轉移中的信仰、物種消長等相關議題。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梁廷毓《斷頭之河》創作。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共同展出的邀請藝術家為華安瑞,其作品特點是如何在攝影創作中融入東方道家的氣韻概念,目的是保留某種特殊的個體感知,也因此在他的形式上可見部分山水及水墨畫的結構。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醉美空間│李欣芫(新藝獎得主)x龍凱特(邀請)
李欣芫(1981-)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2017年曾獲竹圍工作室國際藝術進駐交換計畫出訪韓國;2019年因水蔓延計劃出訪美國聖荷西;2020年獲得國家人權博物館教育推廣計畫,為新營在地人權故事進行創作;現為「不正確」實驗室主持人。藝術家長期對於眼睛看不見,無法伸手觸摸的波動及能量感到興趣,其中聲音就是有這樣的特質,因此在本次的展出的作品《奇蹟-經濟、物理與生物指標》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她將「聲音」作為關鍵性的指向,來引導觀者的心理意識,並和作品中的形式相互對話,像是在細密線條的作品造型當中,如同循著水的軌跡的樣貌,去討論科技產業裡面的環境成本,以及再生能源和生命之間的連結。
同時藉由詩意與文學的方式,將羅漢魚視為生物指標,並和代表著能源產業的一組薄膜水處理技術相互呼應。再者,展場中的另一段聲音的來源是薄膜製程的工廠裡面的機器、模組在水中的震動、水族箱裡面的聲音,這些聲音在我們日常是被忽視或者作為噪音的存在,但卻被藝術家透過聲音迴盪且包圍的特質,將觀者的感知拉進場域中的水與裝置當中,並感受具有生命能量的震動。
李欣芫作品《奇蹟-經濟、物理與生物指標》。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共同展出的邀請藝術家為龍凱特(Kate Strachan),其信奉路德會基督教的德裔家族,他們不將上帝偶像化,僅是透過言語及文字來表達信仰,因此也造就了藝術家對於「不可見」有了想像。因此我們在她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藝術家試圖透過多種形態且具有厚感的蠟,來試圖「保留」某一種溫暖或是個體感知。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木木藝術│李迪權(新藝獎得主)x洪東祿(邀請)
李迪權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造形研究所版畫組畢業,目前就讀臺灣藝術大學博士班,擅長以「木刻版畫」反映社會變動等相關議題。其於本次新藝獎展出的作品,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趨向於紀錄型的多重篇章,另一個部分則是較為大型的創作,並在其中加入自我想像的空間,元素取自於「反送中運動」裡面三個很重要的元素:青少年、雨傘、煙霧。李迪權透過他從媒材本身的選擇(木刻版畫在過去的歷史經驗中都具備革命、左派、宣傳的意涵),到視覺語彙的元素中,陳述他對於社會各階層人民的勞動性與生存狀態的反思。
李迪權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共同展出的邀請藝術家為洪東祿,本次展出的作品和過去探討流行文化及消費經驗的視覺語彙上,有相當大的不同。藝術家在看似極簡與抽象化的幾何元素中,隱藏個體之於世界連結的看法,如其創作自述:「一本散萬殊,萬殊歸一本」。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非凡│呂如笙(新藝獎得主)x張秉正(邀請)
呂如笙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擅長以水墨、水彩來詮釋「人」和「城市」之間的關係。其從大學開始就以「漫遊者」為創作的主題,原因在於藝術家個體經常在台北與其他城市之間往返。其中作品常見玻璃的元素,目的是透過它的「透明」性質,可以用中性的方式,以第三方的視角來觀看城市中的各種狀態;另一個為它的「反射性」,透過反射之後的解構、重組,可以重新審視不同文化、族群之間的相互關係,形成新的影像。呂如笙的作品特點在於其試圖打破平面繪畫的直觀性,並藉由畫面結構來回應人類集體記憶中,因為所處場域轉變時的身體經驗。
呂如笙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共同展出的邀請藝術家為張秉正,他的創作主體媒材是水墨,對於影像戲劇很有興趣,因此在其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有一股戲劇感的體現。本次於新藝獎展出一套具有主題性的作品,反映的是父系社會與歷史感之間的狀態,如在他的作品中可見許多政治圖騰的內容,但藝術家並不是藉此來進行批判,而是透過對於過去自身歷史經驗的轉譯,來表達世代價值觀的變化。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德鴻畫廊│葉治伸(新藝獎得主)x簡永彬(邀請)
葉治伸2010年於馬來西亞取得室內建築設計畢業學位,2016年取得東海大學獲得學士學位,2020年獲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創作碩士學位。獲得的獎項有2020南瀛獎(西方媒材:佳作);國立臺灣美術館(全國美展)油畫類:銀牌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20創作卓越獎」等。積累於藝術家小時候常在工地中的生命經驗,以及念過室內建築設計的基礎,因此將這些元素帶入作品的繪畫性當中。他的作品呈現出一種數位感,但製作的過程卻是藉由人力的勞動狀態來達成,因此時間感也被體現於畫面當中,並藉此回應資訊社會資訊發達之下,感受自我意識的重要性。
葉治伸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葉治伸作品。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共同展出的邀請
藝術家為簡永彬,其攝影經歷長達40年以上。2013年曾以「意象.台灣」資料庫獲選為國藝會「藝文社會企業創新育成扶植計畫」的補助團隊,長期研究台灣的攝影文化。而在近期的七、八年間,他則關注另類顯影的古典技法,主要是利用古代的鹽類,來作為一種塗布的工作液,並將其轉印在水彩紙上,進而使用油料刷攝影作品,呈現不同色彩疊附的效果,增加作品的繪畫性。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非池中藝術網攝
獎項之前與獎項之後
臺南新藝獎(NEXT ART TAINAN)即將於2022年邁入第十屆,相較於其他二十年、三十年以上的台灣當代獎項而言,仍顯得較為年輕,然而發展至今卻受到各界長期的關注,主要的原因在於它從獎項之前的媒合規劃,乃至獎項之後的持續推廣,對於得獎的藝術家而言提供了許多實質上的幫助,並能在這個過程中兼具學術及商業上面的價值平衡。同時也改變了當代藝術在城市中的角色,甚至是作為探討都市紋理的手法之一,帶給觀者以不同以往的視角,來探索城市脈絡和個體之間的關係,並從中孵化新的美學觀。換而言之,藝術的功能在這個獎項的機制當中,它不僅僅被視為對於藝術世界的爬梳,更重要的是它也被視為具有解決人類和城市文明及歷史記憶之間的感知延伸。
展覽訊息
展覽日期|2021年3月18日-4月18日
註一:參閱〈台南的歷史涵構和都市設計策略〉,主講:曾憲嫻(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工學博士、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撰稿:蘇孟宗。
from:https://artemperor.tw/focus/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