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沛晨
拿起畫筆,顏料層層堆疊;捏塑陶土,將感受胚成形。色彩濃厚中帶點酸性,分割線交會昔與今。透過油彩、壓克力、釉料、陶土等媒材,揉出對已逝母親的念想,揮灑那段不曾參與的歷史之想像,也勾勒與上一世代的連結。《她山》(All Her Bright Times)4月29日至5月22日於伊日藝術計劃展出。藝術家黃沛涵以母親年輕時的照片為依據,遙想當年的生活樣態。藉山及其延伸而來之物凝視母親與自己。
此次展出作品主要能分為四大類,分別為巨幅油畫的《青年活動》系列、自大幅畫作所延伸出的小幅油畫《水邊碎片》、《山影》等系列、以陶土及釉料製成之卵石系列、18件紙上壓克力的《岩石》及《雜草》。各系列作品之故事環環相扣,紀錄下黃沛涵這幾年在海外的心路軌跡。
展中許多小型油畫作品皆為大型畫作中關鍵轉折元素,貫穿過去與現在的混合狀態。《山景1》、《山景2》兩者透過展覽布置成一組登山時攜帶的望遠鏡。《水邊碎片1》、《水邊碎片2》、《水邊碎片4》的造型、邊角自《青年活動5》拉出。 圖/顏沛晨攝
十多年前,搭上飛往倫敦的班機,窗外風景瞬息萬變。「我是誰?」「我從哪來?」「要往何處去?」這些聲音不斷湧現,迴盪於黃沛涵心中。來到異地,成為遊子客居他鄉,對於自身歷史及定位的探求之渴望更加鮮明。而幾年前母親的逝世,讓他發現自己不曾見過的相片及日記,更驚覺母親生下自己前的生活與記憶中的樣貌如此不同。也使他察覺母親年輕時自對岸遷移至台灣與自己從台灣到國外留學、移居之經驗相互疊映。這些思念及遙想皆化為藝術家前幾年的創作養分。
筆刷依母親留下的文字敘述及照片揮灑,展場最後展示文章及照片。黃沛涵也提及,她覺得歷史很重要,而自己未曾參與的片段使她有了想像空間。創作時,一面揣測填補,一面與媽媽對話。 圖/顏沛晨攝
黃沛涵:「我喜歡模糊地帶和衝突所構成的緊張感跟張力。對我來說那是繪畫的發生點,而抽象及具象之間的游走剛好很打動我。」
光陰的蹤跡橫跨線條,場域的碎片零散重組。分割線時而顯時而隱,特定元素不斷重覆出現,似乎能將畫布捲起,串成連續故事。無論是何種系列,幾乎能從黃沛涵的作品中觀察到畫面的拼湊。藝術家表示,他對於歷史循環感興趣,也從中覓得創作靈感。例如,1950年與2000年雖隔著歲月鴻溝,卻因某種連結或情境相似而展露於同一平面。其部分場景切割,部分融合,似乎並行存在。而長年徘徊於各國的狀態,也反映於畫作中。「精神在台灣、記憶在美國、身體在歐洲」,頻繁的移動與不確定性使他感到不適。然而,為了創作必須拾起四散於各地的自己,東拼西湊,將感官透過酸性濃厚色彩化為具象及抽象、游離與交織。除了帶給觀者矛盾的感受,也展現張力美學。
生活中俯拾皆是黃沛涵的創作題材,依其特性透過不同形式展現。去年暑假與先生、女兒出遊時途經迪南(Dinan),受該城鎮的樣貌吸引而作《結伴前行》。日常的枝微末節則以紙上壓克力呈現《雜草》、《岩石》系列。 圖/顏沛晨攝
「我出生前的那段日子應該是他人生記憶中相對美好的片段。畢竟生了我後,他就沒有太多機會遊山玩水了。不過,我之前卻不知道我媽媽喜歡爬山。」黃沛涵道。以前不熱衷爬山的他,直到遇見丈夫後才逐漸感受山的魅力。總是緊追在伴侶身後,一路上凝視著愛人。登頂後,黑白底片上母親爬山的模樣往往閃過腦海,如浮光掠影,黃沛涵總想將這些片羽好好抓住。《青年活動》系列以山為場域,其中《青年活動(一)》連緜山脈裡,在谷與峰交會處捕捉了母親的身影,並於山頂望見丈夫背影。畫作下半部以直線分割,上半部相互融合則模擬登頂如夢之感官。筆觸流淌著夢境的液態性,而粉膚、粉墨綠等色彩撐起座座山稜。
同為山,顏色的選用除了依據藝術家的心境外,更多時候是憑第一手資料與當下創作狀態。圖為《青年活動》系列。 圖/顏沛晨攝
除了凝視曾加入救國團的母親,黃沛涵更進一步凝望父權色彩濃厚的黨國體制 ,從中理出所處世代與上個世代的關係。一群有志少年行於巍峨山坡,領隊者高舉旗桿,旗幟逆風飄揚,他們是當年的救國團青年。《青年活動(四)》中粉白油彩勾勒出健行者,遠方山丘的分割線似乎與桿子切齊,劃分了昔與今。跟隨於後的青年與當今登山客若隱若現,飄逸的筆觸隨風消逝,捲入時間洪流。
在繪畫中,藝術家經常選用與現實相差甚遠的顏色,這些濃郁、粉感帶點酸性的不適感與畫面結構安排形成平衡。其所帶出的張力如黃沛涵所述「走在危險的鋼索上」。
以陶瓷及釉料製成之各式卵石掛於水藍牆面上,繽紛且柔和的色調充滿童趣。藝術家回憶,母親喜愛收集石頭,每當他觸摸這些圓潤時,心中的不順暢似乎皆被撫平。而揉捏陶土的過程與母親把玩卵石的概念相互貼合。感性情緒引領著捏塑,隨著上色程序,將感知收斂於層層釉料中。陶瓷既柔軟又永恆,如石頭為自然再造物及其堅硬之特性,而釉彩堆疊融合的能量流轉化為岩石肌理。除了療癒自己,也從中與母親對話。藉由展場的布置,該空間宛如小型攀岩場,一顆顆類小山的卵石,似乎牽起母親、藝術家及女兒三代人。
立體的陶製石頭及筆觸皆為平面畫作之延伸,因此在《青年活動》系列畫作邊皆擺放相應石塊。而牆上的岩石可任由藝術家調動,因此每次參觀時皆有些微差異。 圖/顏沛晨攝
黃沛涵:「我們是否能從我們的過去了解我們的現在。一種從過去中尋找的感覺。我覺得這很浪漫。」
時隔多年再次回台辦展,對黃沛涵而言,繪畫不再是刻意為之、反覆塗抹,而是自然行為。生命經驗使他成了時間縫補師,毋須不斷描繪及修飾,盡可能保留最初的波動。不執著於特定物,瀟灑地任憑感官自由發揮。藝術家游移於多國,眼界逐漸寬廣,疑惑自己是誰的同時,也追尋著根源,將焦點從自身轉移至母親與上個世代。山,除了串起母親、伴侶及女兒,也因與他們的羈絆找到和各世代的關係及凝視方式。
近幾年來,黃沛涵的繪畫就像是將顏料放置在紙或布上,而一氣呵成的筆法除刷出人或物的形貌也是能量的流動。 圖/顏沛晨攝
筆者悄悄話|
第一眼見到《她山》展出作品便深受其配色、筆觸及結構吸引。整體感覺柔和而朦朧,和諧畫面中的分割線形成的矛盾感很有趣,也是整個畫作的精髓。另外,對於自己是誰的疑惑而去尋找過往生命經驗的行動更引起我強烈共鳴。面對人生不同階段迸出的課題,藝術家藉由創作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也因此充滿自信。我覺得正因如此,初次見到黃沛涵時,便能感受到從內而外散發出來的美與堅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