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編輯/施怡辰 影像攝影/曾詩瑀
身為今年於whaaaaats國際當代藝博會擔任參展藝術家、去年到中國莆田參加木雕大賽獲得優選,李東峻不僅是一位青年雕塑藝術家,同時也是正在攻讀研究所的碩士生,從2016年從高雄藝術博覽會開始展露頭角的李東峻,獨樹一幟的雕塑風格獲得許多國內外木雕比賽的肯定,多件作品也到北中南各地展覽。
來自大自然的「朋友們」
從小在南投阿公阿嬤家長大的李東峻,因阿公阿嬤都要到山裡工作,他也經常到山裡玩耍,蝸牛、螞蟻是他在山中的朋友們。在大自然成長中的經歷,也使得動物會常常出現在東峻的作品中,對他來說土地、動物、親情都是很有溫度的。
化身另一種型態活著
喜愛動物的李東峻在學校附近總會看到許多流浪動物,時常在特定時間看到這些流浪動物,也會觀察他們有趣的行為,「我把牠們當作主角,在塑造出來,很像是一種寫日記的方式,所以主題才會定為流浪日記。」李東峻說,《流浪日記》是一個對於情感上的個人紀錄,因此並不會很強烈的傳達給觀展者要愛護動物的觀念,但每個作品背後都有屬於牠們各自的故事。
像其中作品「神獸3」,還有一段和幼鳥的淵源。有天在路邊發現一隻落地受傷的小雨燕,並帶牠回去照顧,後來小鳥也不幸離開,李東峻就擲筊問牠,是否能拔一根羽毛來讓他作為這件作品的象徵寓意,希望能藉由作品來彌補原本擁有飛行能力的小鳥,能展開翅膀,面臨一切未知的挑戰。
放空,是為了讓腦袋重新開機
木雕過程中,往往需花費許多心力和時間去完成一項創作,過程中若遇到瓶頸都如何排解情緒?李東峻笑說:「不管是木雕還是泥塑,我覺得滿常遇到瓶頸的,有時候覺得怎麼做就是不對味。我工作室前面有一片小草皮,半夜會躺在那邊聽音樂;白天的話會在草皮上拔雜草,我覺得很有用,會暫時忘掉很多事情。」
《羅丹》,買來的第一本作品集
李東峻的木雕展覽作品中,對於動物的雕刻都有非常細微的刻畫。他喜愛雕塑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接觸到法國雕塑藝術家-羅丹的影響,「那是我第一次覺得雕塑這麼有溫度還有情感,我覺得那是很難得的事情,在冰冷的材質上,卻好像有血有肉,甚至有溫度。」從羅丹的作品中,李東峻被他羅丹作品裡的肢體語言跟眼神裡流露的悲傷深深吸引,「創作本身就像親手打造一個王國一樣,任由自己創作角色,賦予他們故事是一件很棒的事。」
人生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身為碩士生的李東峻,對「自由」有著不一樣的定義。「做夢的人,要學會寂寞。這是美秀集團的一首歌的歌詞,像電影《少林足球》中五師兄(周星馳)要去找他的師兄弟回來踢足球,不過踢足球根本不能當飯吃,但結局也因為每個人心裡最初的夢想,經歷遍體鱗傷的過程後又聚再一起。」
許多人在社會上生存越來越不容易,常會一不小心迷失自己,電影演的終究是成功的案例。現實人生為了追尋夢想或生活目標,失敗的戲碼總是不斷上演。但對於李東峻來說,「能夠朝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前進,為了自己夢想努力這件事,就是一種自由。」
《流浪日記-Wandering Diary》 – 李東峻 個展
展覽時間|2021.12.9(四)— 12.27(二)
展覽地點|⾃由⼈藝術公寓 / 台中市⻄區五權⻄五街94巷46號 (週⼆、週三休館)
展覽詳情:https://art.freedom-men.com/
李東峻IG:https://lihi1.com/X4l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