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瑞麟(1912 — 1996),淡水出身,人稱「礦工畫家」。
〈洪瑞麟自畫像〉,1971,墨、簽字筆、紙,臺北市立美術館
洪瑞麟於1920年時於稻江義塾求學,以致在幼時便接觸人道主義的薰陶,學會關注、探討人本價值,而也是在此時被老師發掘了繪畫天份,並被鼓勵繼續學畫。1927 年,洪瑞麟入學由倪蔣懷出資的台灣繪畫研究所,並向石川欽一郎學習素描技巧,之後更是赴日、且畢業於日本帝國美術學校西洋畫科。
〈坑口前礦工群像〉,1958,墨、淡彩、棉紙,臺北市立美術館
除了增進畫技外,在學期間的洪瑞麟亦接觸了其他藝術思潮以及新興美術運動,當時著重風土民情等風潮,也是因此便使洪瑞麟確立了以鄉土、勞動階級為創作題材。
〈三位礦工〉,1954,墨、淡彩、棉紙,臺北市立美術館
回臺後,洪瑞麟受邀至倪蔣懷經營的瑞芳二坑,一方面扛起家計、一方面則是為了感謝倪蔣懷先前之恩。自此,往後的三十年間洪瑞麟便一直工作於礦場,工作期間也時時不忘以畫筆紀錄礦工日常,流暢的線條再加上精簡的筆法,畫作上的同僚也因此顯得靈動有神,不僅如此,原住民、勞動工作者、裸女等都是洪瑞麟作品中常見的主角,較廣為人知的作品有如〈坑內工作〉、〈敬業勤勞的阿坤伯〉以及〈礦工頌〉等。
而雖有人稱「礦工畫家」之名,但洪瑞麟晚年的作品卻與以往大不相同。
洪瑞麟晚年和兒子移居四季如春的美國加州小鎮,因此作品多為紀錄陽光明媚的光景,如〈彩霞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