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南迴藝術季 Nanhui Art Project 官方網站
文 | Jamie慢生活
(圖 / Jamie慢生活)
永遠充滿好奇,彎進台東台9線南迴公路,未知道路只要還看得到電線竿佇立,這片土地,腳踩鮮少停留的環境,將發現「南迴藝術季-Sicevudan 從這出發」14件藝術作品精神,交疊山海、河水與氣候輪廓,碰撞令人屏息的美景,放鬆教人細細探索。
南迴藝術季-Sicevudan 從這出發
( 圖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提供 )
藉由南迴14件藝術作品,畫一個你出發時的座標,盡情探索。來自高雄那瑪夏區,南迴藝術季策展人彼勇‧依斯瑪哈單,透過排灣族語Sicevudan,象徵從源頭開始經歷、流動,呼應從這出發。
( 圖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提供 )
從南迴太麻里、大武、金鋒、達仁四鄉鎮散出去的藝術作品,在溯源與匯流之間,巡遊不再是邊界的南迴,與在地環境結合訴說著文化,產生的互動、傾心的對話,以如同進行了一場新的冒險旅程,發現各處之美。
瞭望、凝視南迴藝術季14件嶄新創作
( 圖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提供 )
漫步在海邊、穿過小徑,靜靜坐著感受大自然舒服擁抱,南迴藝術季14件作品,分別有著14組藝術家對環境、對創作媒材,所要呈現的故事紋理,及一顆柔軟的心,讓展出地點也成為此戶外藝術展重要元素之一。
太麻里|饒愛琴 + 敲裂拼姬工班「陸發岸Ruvuwa’an‧發芽」
( 圖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提供 )
藝術家饒愛琴生活在台東知本20年,有最奔放真摯的生活態度,透過繪畫、複合媒材裝置以及磁磚馬賽克拼貼,交織山海自然與豐厚多元族群文化,細膩地景創作,如撫慰並開啟無數渴望美的心靈。
( 圖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提供 )
「陸發岸Ruvuwa’an‧發芽」以卑南族石生系統為故事發想,創作前以感恩、惜福進行祭祖儀式,運用漂流木、石頭等自然素材,透過馬賽克拼貼方式,描繪卑南族石生故事,用藝術感謝天地及發芽的繁衍。
座標:22.667816,121.033466 Google map
作品位置:台9線約470公里處(原住民祖先發源地碑對面)
太麻里|Andres Amador 安德烈斯.阿瑪多「協調的混沌」
( 圖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提供 )
美國沙灘藝術家Andres Amador,於舊金山長大,學習環境科學而獲得學位,經常運用電腦設計出多樣創意圖形,以耙子與特殊工具,獨自在沙地上完成巨大的幾何圖形。
( 圖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提供 )
此次「協調的混沌」以南島語系之分佈與起源為靈感來源,結合台灣及紐西蘭南島文化意象,透過沙雕及大量土團堆疊的手法,創造二文化間的對話。
座標:22.662509,121.029094 Google map
作品位置:華源海灣
太麻里|林子堯「潮‧南」
( 圖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提供 )
喜愛馬賽克拼貼藝術,藝術家林子堯,來自台灣,此次以一種脫去繁重的鞋,闡述往南的新型時尚創作「潮‧南」作品,設置於千禧曙光紀念園區沙灘。以解放雙腳感受南迴跟大海一望無際的美同時,在巨型拖鞋堆起石子,開心互動。
座標:22.616251, 121.010907 Google map
作品位置:千禧曙光紀念園區沙灘
太麻里|Idan Zareski 伊丹‧札勒絲基「行走的意識」
(圖 / Jamie慢生活)
藝術家Idan Zareski來自以色列,是旅遊世界各地的旅行者,以原始情感作為創作指南,「Bigfoot」系列雕像創作於拉丁美洲,藉由巨大腳觸發人們思考:「我們是誰?我們究竟為什麼而活?」作品也呼籲人類要和平、希望與團結。
座標:22.616251, 121.010907 Google map
作品位置:千禧曙光紀念園區沙灘
太麻里|武玉玲「我輕輕聽」
(圖 / Jamie慢生活)
佇立太麻里火車站,3件色彩繽紛有大山倚靠、大海饒繞美妙樂曲,是來自藝術家武玉玲的藝術創作,運用傳統編織,勾出跟大地的細膩故事,當陽光來了、天色暗了,坐在鞦韆上,蹲下身軀,不一樣的美就交由你我細數發掘。
座標:22.618571,121.005477 Google map
作品位置:太麻里火車站前花園
太麻里|陳宣誠「存在的相遇」
( 圖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提供 )
建築藝術家陳宣誠,長期探索在身體與地景,發展另一種重新定義建築的尺度,企圖用最真實的身體感,反覆地去體會事物最根本的價值。此次以石板和不鏽鋼補網建構的植栽裝置創作,放置於靜謐金針山間谷地,讓你我隨時能感受到微風陣陣吹來,裝置經由環境氣候,水滴沿著線滑落、石板閃耀迷人光澤,與自然產生的美麗連結。
座標:22.635643, 120.952519 Google map
作品位置:金針山忘憂谷下方花田
太麻里|哈拿‧葛琉「方圓之間」
(圖 / Jamie慢生活)
藝術家哈拿‧葛琉,來自台東都蘭部落阿美族人,這次倚靠金崙海灘,透過跟著母親學習刺繡、編織而開始接觸纖維創作,延伸對族群文化、生態環境重視,以枕木打造「方圓之間」融入山海之間,訴說著人同為自然的一部分,在鋼鐵菱形象徵各族群,大環境中以「圓」處世、「缺口的圓」有著多元的眼界和原住民的包容。
座標:22.530803,120.968455 Google map
作品位置:金崙海灘
太麻里|陳淑燕、杜瓦克‧都耀「在斜坡上的瞭望」
( 圖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提供 )
河川與海洋的匯流之地、南北邊原住民交集之處,藝術書人組陳淑燕和杜瓦克‧都耀,與金崙村長討論後決定運用擅長樹皮布、植物纖維等自然媒材創作「在斜坡上的瞭望–鷹眼」,土地之上,希冀觀者可以看見自信有力的視野、文化與傳承。
座標:22.536409,120.958336 Google map
作品位置:金崙舊部落
太麻里|邱尚為「太平洋的呼喚、相約南迴」
(圖 / Jamie慢生活)
藝術家邱尚為,透過從小喜歡繪畫筆觸,融入大鳥部落傳說、地域、產業及海洋文化等意象,創作兩張對視的臉表現出呼吸、相約之意,以金屬媒材呈現,流露家鄉對在外子女親情的思念與呼喚。座標:22.380998,120.91265 Google map
作品位置:大鳥遊憩區
大武鄉|Strijdom van der Merwe 斯德瑞東.范德莫威 、周聖賢「通往天堂的階梯」
( 圖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提供 )
南非藝術家Strijdom van der Merwe善於環境取材創作,與台灣藝術家周聖賢運用工藝創作,兩人打破了環境限制,透過錯視手法,打造三維空間,讓旅人們靠近發現其中的獨特,如同提醒面對未知盡情探索、勇敢實踐夢想。
座標:22.35209,120.901912 Google map
作品位置:大武南濱休憩區
大武鄉|伊誕‧巴瓦瓦隆「呼喚南島的風」
( 圖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提供 )
來自屏東達瓦蘭部落排灣族的伊誕‧巴瓦瓦隆,以多元創作手法,在濱海休憩區用運排灣族百合花意象、廢棄電線竿打造「呼喚南島的風」作品,訴說地域與環境流露出的美好想像。
座標:22.344278,120.898347 Google map
作品位置:尚武 9420 濱海休憩區
大武鄉|安聖惠「起點」
(圖 / Jamie慢生活)
由愛出發,藝術家安聖惠來自屏東好茶部落,將擅長複合媒材,於尚武 9420 濱海休憩區打造顏色熱情卻也溫暖的「起點」作品,讓飛馳在南迴公路,停下來,好好聽聽山海溫柔的跳動聲。
座標:22.344029,120.898292 Google map
作品位置:尚武 9420 濱海休憩區
達仁鄉|I Wayan Sadera伊.瓦漾.薩德拉「捕捕」
( 圖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提供 )
藝術家I Wayan Sadera來自印尼峇里島烏布,以竹編手法柔和排灣族及達悟族元素,呈現當代藝術樣貌。作品「BUBU」峇里島語是漁筌之意,將兩座漁筌透過不同編織方式,表現山與海之間的牽絆,在不同國度、文化跟族群卻有相同捕魚技藝。
座標:22.281179,120.89049 Google map
作品位置:南田海岸親水公園
達仁鄉|404 N.F「南向南」
( 圖 /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提供 )
由台灣四位大男孩藝術家所組成的藝術團隊「404 N.F」,他們各來自新媒體、材質與建築領域,期盼身處於南島的北臨界點,運用鍍鋅方管、圓管和白鐵板等材料製作的「南向南」作品,喚醒觀者的身體經驗與感知,產生由場域、光和運動組合而成的感官實驗。
座標:22.280779,120.890404 Google map
作品位置:南田海岸親水公園
2021南迴藝術季
展出日期:2021年07月30日~11月14日
展出位置:台東南迴公路,太麻里、大武鄉、達仁鄉
作品座標:Google map
南迴藝術季 Nanhui Art Project :https://www.facebook.com/NanhuiArtProject/?ref=page_inte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