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的個展《水銀落地》中,我並不打算讓過去再現,我試著透過解放記憶的個體性,去往一種集體的共感,而得以從容撿拾生命中斷裂的經驗,補足自己。
標籤: #展演資訊
【美的探索—陳輝東創作展| 0401-0829】
「美的探索-陳輝東創作展」,呈現出陳輝東六十餘年創作軌跡與其美感世界。
【《光譜》| 0508-0612】
喬希·斯博林建立並擴展了他兩個著名形式的構思,「曲線」及「雙重氣泡」。這些「曲線」及「雙重氣泡」違反常規定義,是繪製的雕塑。為了製作這些形式混合的作品,藝術家開創了一種精細的工藝,並在畫布上發展至極致
【松山文創學園祭-實.穗 | 0505-0614】
2021松山文創學園祭以實.穗(show our propagative power!)為主題,象徵畢業生已學有所成,帶著從學院裡培育能量,在職場中萌芽成長,為產業灌注新活力,為自己人生的下階段走出偉大的一小步。
【荒謬劇- 疫情下的獨白 |0501-0605】
荒謬劇─疫情下的獨白」五位藝術家新作出品,他們在疫情爆發時分別身在台灣、德國及美國,新作呈現環境如何影響他們的思維,如何度過疫情的肆虐。
【 她山 All Her Bright Times|黃沛涵個展|0429-0522】
時間絕不是單純地前行,而是在無數的重複與相互掩映下, 揉雜而出總是相似的面貌。正如同其畫作所運用的方法論,場景被重組,而現在潛行於未來。
【2021台灣文博會: 花蓮縣館-據說考古隊|0416-0425】
花蓮,時間地理交會之處,是傳說故事開始的地方,是神性人性交融的縣市。邀請大家一同化身為「據說考古隊」的成員,在口耳相傳的傳說與軼事壁畫之間穿梭,感受來自大地核心的隱隱聲響,揀擇一顆能共語的石頭,考據紋理中所夾藏的故事,尋得那份來自遠古的牽絆。
【2021台灣文博會: 嘉義縣館-照起工|0416-0425】
嘉義就如同劇場的幕後人員,堅毅執著地努力付出,力求每一場演出能完美表現。展區理應是彩樓的後臺,卻又變化出18個小彩樓,各自爭鳴。「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同「照起工」的職人精神貫穿整個展覽,因此彈珠臺互動遊樂區的燈條也以乾卦卦象組成,而每個鄉鎮專屬的彈珠臺臺面上,統計利用社群網站流行的hashtags,提供對該鄉鎮趣味而不失深度的小總結。從天然資源到百工專業,秉持著按部就班照時上工的職人態度,匯集成一股讓臺灣心跳強勁的力量,這就是嘉義縣—臺灣最有力的後臺。
【2021台灣文博會: 地方總論館-北回朝聖路|0416-0425】
本展列舉了17處特色端點,雖然它們並非首見,卻因為北回歸線而有了新義。隱形脈絡將慢慢成為一門顯學,觀察山海孕育的親緣關係、聆聽族裔編織的生活記憶、品嚐節氣風土共構的多元氣息。生在台灣不假外求,而是不斷地內觀,我們隨時可以踏上這條心路。
【2021台灣文博會:議題廚房- 愛的合作社|0416-0425】
想像在一個固定的地點,有一個巨大的接收器,收集所有在某一個時刻的所有訊息,這些訊息的總和是什麼?是資訊流動、是情感交換,是愛。在「愛ㄉ合作社」中,
以食物為載體,交換一份以愛為名的限食訊號。
【2021台灣文博會: 工藝館-微物集會|0416-0425】
在「惟物」的世代傳承裡,工藝成為無形文化的具體物證,為人文價值定錨;重拾與生俱來的「維物」隨創(bricolage)能力,在手與物料的接觸之間,將我們從虛擬網絡帶回真實風土的黏結;汲取工藝中群體協作(cooperation)的「為物」特質,以共工、分潤、地方創生,重建社會聯盟感;探訪「微物」裡有如神在的技術思考,挖掘設計導入的產製革新;最後,直面人類世的「危物」處境,顛覆技術決定論、人定勝天的認知,重建人小環境大的宇宙技術觀。
【2021台灣文博會: 主題館-相信律|0416-0425】
主題館「相信律」透過數據來應驗信仰,是一場虛實沉進的互動現場。作為集合文化的傳達,將臺灣生活中的「相信時刻」,以展演共陳的動態模式,創造讓觀眾一起來思考的共感。從心出發,將日常生活,以「知識」與「經驗」來調配,看見相信的應用方程式。
【2021台灣文博會-匯聚宮|0416-0425】
從品牌的理念及價值、商品的外觀及⽂案、貨運寄送的體驗到實際的開箱都需要包裝,
⽽未被看⾒的是,「數據」其實也需要包裝,透過不同⽅式的轉譯,展現其更⼈性化的⼀⾯,同時也更精準地表達背後的故事。
【2021台灣文博會-萬神殿|0416-0425】
將IP比喻為多神信仰的世界,除了文博會的實體策展所累積與集結的不同圖像價值與觀點,也試圖藉由數位工具開始梳理受眾與圖像之間的動機關聯與市場脈絡,讓展覽不只是一場商業活動的廟會,更是一次認識圖像消費與日常生活的現象調查專案。
【2021台灣文博會-數據廟|0416-0425】
2021臺灣文博會三大展區實踐「商策合一、科技近用、文化經濟、想像未來」,引動文化思辨與社會創新,融合臺灣的科技力與故事力,打造一場參與式創新的文化祭,朝向亞洲最具思考力的文化博覽會邁進!
【居所綿延之形-陳彥瑋個展|0408-0426】
《居所綿延之形》為作者與高齡者對話的系列創作後,喚起對於家的回憶,本次的創作是以類自傳式的方式,以拼貼、織物及繪畫,紀錄對於家的嚮往,以拼圖的方式形塑對於家之記憶。
【倖存者:吳家昀個展 |0417-0516】
《倖存者》試圖以非生非死的中性狀態觀看世界,藉由哲學對生命的辯證以探問死亡,進而洞見自身存在的意識。
【夢眠 – 許雅琪插畫個展 | 0403-0418】
關於一隻鯨魚尋找寂寞聲音的故事…
【《孩子》黃海蒂創作展|0410-0512】
展覽介紹 : 海蒂朵兒 Heidi Doll 親愛的大家,搭配這次的畫冊募資,我會在高雄的小樹繪本咖啡館展出孩…
【勉強及格的生活| 0401-0429】
「雖不到很好,但也沒有很糟糕,雖然離理想的自己還有一段距離, 但是現在這樣也很幸福。」
【如 浮 雲 的 _ |0403-0414】
浮雲,恣意悠然,雖能擁有千萬種姿態,卻也無所依、無所求,似乎像是在漂泊。
【感性製圖機器 – 戴明德個展|0306-0425】
在戴明德「去作者化」的後現代語境中,紮實地將個人圖像王國的現代化基礎工程實踐完成。速寫紀錄生活中的瑣碎細夾雜歷史、社會觀察、藝術風格演練….等。
【「棲息在光中」-2021寶藏巖光節|0327-0509】
2021寶藏巖光節以三個視角:「個體之思」、「家屋之形」和「自然之境」觀照藝術創作中對「家」的不同定位,從自身家族記憶與個人生命的角度,也從個體在多維的空間資源中、在群集中所處的生態棲位,詮釋人與環境之間的多變狀態與關係。
【埃里克.邦特 法國玻璃雕塑大師個展|0328-0920 】
展覽介紹 埃里克.邦特,21世紀偉大的穹頂玻璃藝術家,18個月內,在非洲象牙海岸共和國的雅穆索戈大教堂,完成目…
【「38號樹洞」信件展| 0326-0415】
鄭家純透過友人介紹,聯絡上多年來對兩性議題深入研究的記者房慧真與作家胡淑雯,在仔細審慎的討論後,決定以實體信件展的形式,將這些聲音公開在眾人面前,好好地,小心翼翼地,辦一場沒有人名,但是背後滿是寄託的展覽。
【黑盒-幻魅於形 : 湯尼.奧斯勒|0123-0516 】
《黑盒-幻魅於形》(Black Box) 一展開啟顯影空間內部的神秘未知及源起,透過光線與科學喻象所展開之無限可能。
【Chasing the Rainbow |0327-0425】
Chasing the Rainbow 『如果不去追尋,就不會知道那是否只是個白日夢』 weiweiboy睽違…
【生命中最美好的5分鐘|0326-0328】
筋斗云創劇本創投平台第三屆獲選作品【生命中最美好的5分鐘】果陀劇場
【波隆納世界插畫大展|0121-0405】
「波隆納世界插畫大展」2021年1月21日至4月5日將在臺北市兒童新樂園文創館2樓登場,展出包括5位台灣之光在內的25個國家、77位插畫家、 385件插畫作品,引導觀眾徜徉在創意、藝術結合的異想世界。
【虛幻生命:混種、轉殖與創生|0313-0523】
本展覽「虛幻生命:混種、轉殖與創生」試圖透過多元面向描繪生態體系之間相互的「混種」(hybridity)、生物基因實驗中的「轉殖」(transgenetics),以及數位科技應用的「創生」(innovation)三個主要面向,如何跨界相互共生(mutualistic symbiosis)。此外,此展亦期盼透過連結國內外學界與民間相關生物藝術實驗室,開展當前台灣文化實驗中的生物科技藝術現況。
【《墨身》巡迴演出|5/1-6/10】
藝術總監暨編舞李名正的作品以空間感知與強烈視覺識別,獨樹一幟,作品以對環境、人、我關係及生命哲思議題的觀察及關懷為題。近年『兔子先生系列』,以非人之人之角,深入探究環境鏈、人我關係與自我認同,獲獎並受邀藝術節及海外巡演。
【《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4/9-4/11】
這齣戲不只看到了魏海敏精彩豐富的傳奇人生,更從魏海敏身上,映照出孕育她成長之地,臺灣這塊土地的變化,政治、文化、思潮的波瀾壯闊。導演王景生找了臺灣當代非常重要的藝術家,兩位國家文藝獎得主陳界仁與張照堂一起加入,在時代這條巨流上涉水漫步,用獨角戲的形式,觀眾不只回顧了「京劇演員魏海敏」的表演藝術,更呈現出身為「臺灣人魏海敏」的生命史。
【《昨日的路徑》劉瑞芸個展 Jui-Yun,Liu Solo Exhibition|0318-0405】
展覽介紹 物件是因爲人的使用才產生意義和感情,透過繪畫和文字的交疊,像線索般的嘗試梳理自己和物之於他人的關係,…
【舞台劇《江/雲・之/間》|4/2-4/4】
編導賴聲川邀請曾經參與《暗戀桃花源》演出的林青霞與丁乃箏提供這對情人在這段分離的日子寫給彼此的信,並由實力派演員張震挑戰飾演江濱柳,更攜手第四度扮演雲之凡的蕭艾,詮釋一對被時代拆散的情人。
【富錦樹咖啡 X 卡沃 Kawo 展覽 -「Celebrating the moments. Furthermore, I love you.」|0316-0531】
展覽介紹 早睡早起平穩的生活似乎對我的情緒沒有幫助,我覺得每一天都像在海浪中努力生存著,狂風駭浪時痛苦掙扎著,…
【臺體大舞團《奪》攀索層峰 悲喜織流|3/21】
從臺灣在地民俗祭儀「搶孤」之意象做為靈感發想,以悲憫天人與凝聚互助之人文精神為核心意念,共同激盪出一幕幕讓觀眾由感知、感觸、感懷而深深感動的舞蹈意象與敘事。
【剪刀石頭布之無限循環 | 0327-0509】
用『剪刀、石頭、布』大眾耳熟能詳且常見於生活解決異論或選擇優先順序慣有的手技機制作為展出主題。看似戲謔式隨機出拳所帶來的輸贏結果,有人會歸咎於運氣好壞,有人會試圖做心理策略分析。擅長者更會以經驗戰術作為誘導決勝之關鍵。
【三十舞蹈劇場《失物招領》|3/20】
本製作由〈大人〉與〈非飛人〉兩支中篇作品組成,分別運用大型衣服裝置與高空彈跳彈力繩索,發展特殊的肢體語彙與奇特的劇場氛圍,企圖在〈大人〉中找回自我的真實樣貌,在〈非飛人〉中自在地悠遊於自由與限制間;在《失物招領》中找回失去的初衷。失而復得,抑或是無法挽回,都值得我們勇敢追尋!
【新光三越 新潮世代潮流展 TREND GENERATION |0303-0531】
新光三越本次與馬來西亞潮流藝術家Ken Wong攜手打造最「潮」藝術展;筆下知名角色「 Laowang1102 花 臂 老 王 」具有時尚感、個性化的創作,結合新光三越空間場域,讓你不用出國也能親臨現場,走在時代尖端跟上時尚潮流話題。
【阮劇團《十殿》|2021/4/16-2021/4/18】
從90年代的絕代風華開始,浮沉起落,流轉在其中生活的人們的愛恨嗔癡,跨距三十年,《十殿》就是以這樣一棟住商混合大樓為劇情背景,加上「臺灣五大奇案」元素發展交織的十段故事。
【幾米ー畫室裡的呢喃|0305-0331 】
誠品畫廊於二○二一年三月五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推出展覽「幾米──畫室裡的呢喃」,精選90餘件作品展出,包含數件未曾曝光的繪畫作品,以及2003年因SARS疫情侵襲,幾米有感而發所創作的37件《謝謝你毛毛兔,這個下午真好玩》系列原作。
【雲門舞集鄭宗龍《十三聲》台灣巡演|2021/4/11-2021/6/6】
從擺攤叫賣的幼年汲取創作靈感,作品交織街頭張力與人生百態,獨樹一幟。曾獲德國No Ballet 當代編舞比賽銅牌獎,西班牙MASDANZA編舞大賽首獎及台灣台新藝術獎「年度表演藝術獎」。
【山田卓司x鄭鴻展微縮人生|1226-0405】
「微縮人生特展」帶領我們回到封塵已久的泛黃憶事裡,藉以喚醒兒時的回憶、快樂的純真年代,娓娓訴說箇中人生故事。
【《聽見•宮崎駿》狂美交響管樂團x如果兒童劇團|2021/3/20】
本次狂美親子音樂劇場系列作品—第三部:《聽見.宮崎駿》,與「如果兒童劇團」攜手合作,以現場演奏的動聽音樂、嶄新的故事,帶領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一同探索宮崎駿動畫之中的秘密!
【 楊俊 藝術家,合作者,他們的展覽與三個場域 |0206-0331】
「楊俊 藝術家,合作者,他們的展覽與三個場域」是個展也是聯展,已分別在關渡美術館與TKG+展出,從設立於校園內的美術館、活躍於國際市場間的商業畫廊,第三站來到了市立公營的MOCA,轉化意義各有何不同?本展將著重於公眾任務與教育面向,透過講座、對談、導覽,及工作坊等活動,眾人的參與將是本展構成的重要元素,敬請期待。
【邁可森克羅埃西亞狂想音樂會|2021/3/16、3/18、3/25】
邁可森除了令人佩服的高超鋼琴技巧外,他對音樂不設限,也成為了跨界鋼琴家的最佳代表。他打破了古典以及流行疆界,將鋼琴演奏引領至另外一個境界,欣賞他的音樂會不僅僅只是單純的欣賞,已昇華成了視聽享受的派對。
【首屆「桃源國際藝術獎」徵得46國600多件作品 |0313-0418】
2021桃源國際藝術獎總計徵得46國600多件作品參賽,經國際評審團評選出17件入圍作品,將於3月13日起在桃園展演中心展出,開幕當日也將舉辦頒獎典禮,並揭曉首獎及其他獎項得主。
【《巢》巡迴演出—稻草人現代舞團|2021/3/27-2021/3/28】
如蟻築穴勞動創建、作繭自居離群閉鎖、隨遇不安浪遊漂泊,每個場景都將連結共感出人們居處關注的社會境況
【曜畫廊 Gallery de Sol奇思異想:世界的超現實藝術良方|0316-0525】
本展由曜畫廊張雅晴藝術總監策劃,用藝術史的脈絡,回應當代正面臨的新冠疫情 (Covid-19),打造城市綠洲,使疫情時代身體的不自由,藉由超現實藝術釋放,一起走進奇思異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