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家肖像藝廊 重量級大展《時代的臉孔》

160 多年來第一次!英國著名的國家肖像藝廊收藏,首度大批移師海外亮相!

從肖像可以看見什麼?人物獨特的氣質、外在裝扮的風格、神情間流露的情緒,甚至是背後耐人尋味的故事。奇美博物館引進重量級國際大展,讓台灣觀眾跨越 500 年,面向西方的大不列顛,飽覽百位名人的經典臉孔與精采人生。

日本色彩檢定協會短篇動畫

/知道更多顏色的話、世界就會更開闊/
日本色彩檢定協會製作了短篇動畫「色を知るたび、世界が広くなる」(知道更多顏色的話、世界就會更開闊),描述了設計系學生,在對未來工作產生迷茫的時期,無意間看到了某家公司的採訪視頻。動畫由 CloverWorks 製作,山口飛翔(《藍色時期》)擔任角色原案

《挑戰—安藤忠雄展 TADAO ANDO : ENDEAVORS》 全球巡展最終站

今夏,由忠泰美術館引進《挑戰—安藤忠雄展》來臺盛大展出,展覽包含建築師親筆旅行速寫、設計手稿、建築模型、經典建築空間1:1等比再現。期待透過本展引領臺灣觀眾一同見證安藤忠雄這位建築大師一生中迎接各項挑戰的精彩歷程,親炙其創作理念以及對於人生永不止息的挑戰。

專訪小路映画黃米露 – 用10年練就不服輸的精神

什麼樣堅定不移的初衷會使一個人願意走在先鋒開拓並奮鬥10年呢?

小路映画主理人-黃米露從2011年成立至今,今將邁入第11年,從前幾年創業的迷茫,到後期身兼主理人,同時又是插畫經紀人的斜槓角色,一路走來,不斷破關斬將,是如何摸索出屬於自己的定位呢?

專訪 | 雕塑下的細膩人生:李東峻「流浪日記」 

許多人在社會上生存越來越不容易,常會一不小心迷失自己,電影演的終究是成功的案例。現實人生為了追尋夢想或生活目標,失敗的戲碼總是不斷上演。但對於李東峻來說,「能夠朝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前進,為了自己夢想努力這件事,就是一種自由。」

油畫融合繡線新結合!專訪美好工作室:「既然一定會花時間和精力投入,不如就不要浪費任何一次機會去做這件事」

這個展覽叫《這世界上有那麼一個人》,原因是「這個人」它不是任何一種形體,它可能不在這世界上了,可是它可能留有部分的軌跡在這世界,也可能是音樂、電影、藝術,因為某些關係而接觸到這東西,進而產生一些力量在我們身上。

誠品畫廊 ∣ 初初 The Ever First 展覽介紹

「初初」是最陌生與最熟悉的混合。邀請80世代的9位藝術家,在新媒體時代轉進當代藝術的台灣經歷中,回頭探找原初的起手式,那演化至今的原型,以作品講述藝術生命的真實演進,去召喚我們說不清卻被無限吸引的「第一次、剛剛好、不再有了、最後了」,所引動的存在感。

耿畫廊|如果野牛做夢: 張宏圖 個展

這群在他記憶中溫順而龐然有力的動物,雖得以結伴成群來到艷陽藍天底下,擁有遼闊的空間、⻝不盡的⻘草,卻也僅能在欄柵中以身體遙想先祖立於原始曠?的記憶,遙距萬里遠的兩樣情境霎時間在張宏圖的記憶中連結,他望向草原上緩緩移動的?牛,?牛也望向他,他明確意識牠們是大地的一部分、來自自然,凝視的靜默彷彿製造了巨大的聲響。

TKG+ | PAGES (2021–20) — 陳敬元個展

這或許是對現實的反應,但更可能是一個創作變化的起點。從空間衍生出創作者以身體作為丈量世界的尺度而言,陳敬元繪畫中的身體性有了實證的演練。在身處在這個時空狀態下的詮釋中,創作是一個媒介,涉及更廣闊社會、心理層面的構築與再分配。但同時,它更是一種精神屬性,也是觀看的理解與領悟。

萬華下町的情感風景 2021年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

萬年土壤、繁華盛開,數百年來,人們在萬華落居生根,為這片台北最古老的場域帶來獨特情感風貌。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2021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以「感情線:看見未見的萬華」為主題,從時間、人文以及空間三種面向,牽引萬華不同的情感依附關係,呈現老台北不曾消逝的生活記憶。

Social profiles